第一卷 潜龙在渊_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五章 无处可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卷 潜龙在渊_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五章 无处可逃 (第1/3页)

    轻雾缭绕,晨钟悠扬,几名年轻的僧人在洒扫庭院,,大雄宝殿,众僧皆坐于蒲团之上,金虎寺一天的早课正在进行。

    “众生皆有佛性,人虽有善恶之分,然人皆是善恶之源”定空大师正在为众僧讲禅说法。

    “既然人皆是善恶之源,那善人恶人又是如何分出。”一名年轻的僧人问道。

    “世人从下生之日起,便身带善恶之念,随着身体的成长,善恶也随之成长,一切恶念压倒善念,慢慢的恶念越来越多,善念越来越少,他便是恶人;一切善念度化恶念,善念越来越多,恶念慢慢变少,他便是善良之人,既是有佛性。”

    “如何才能让恶人再生善念,从而具有佛性呢?”又有僧人问道。

    “问的好,这就是我佛门的宗旨,一切旨在度化众生向善”定空大师接着讲道:“譬如一个恶人,在外无恶不作,此为恶念,但是回家后却善待妻儿,孝顺爹娘,此为善念,虽有恶行,却是良心未泯,只需劝谏点化,增加他的善念,不使它堕入迷途;又或者他自身明知身在迷途,却受到贪念所惑,只需断其贪念,他自身便可明悟,善念压制恶念,从而迷途知返,从此可向善。”

    “如有大恶之人,一丝善念皆无,已无法劝谏点化,如何劝其向善?”又有僧人问道。

    “世间诸事皆有因果,此种大恶之人必有业报加身,死后堕入地狱恶道轮回,永世不能超生。直至恶报圆满,方可轮回。”

    “师傅,既然向善即具有佛性,在俗世即可向善,那为何我等还要出家为僧呢?”施玉生的师兄嗔行问道。

    “佛门讲的四大皆空,脱离红尘,便是因为俗世红尘之中贪、嗔、痴之念无人可以长久抵御,你若能做到不离红尘,行走于贪嗔痴念之间,而佛心佛性长存,你必可成正果,也可不必出家。但这样的事情只有佛才能做到。”

    “听师傅讲道,弟子深有感悟。刚才讲到四大皆空,我这些年参悟佛经,始终不明这空到底为何物,请师傅指教。”施玉生站了起来,双手合什问道。

    “哈哈哈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这时一阵大笑从殿外传来,一个身影看似慢慢的行走而来,却是极快的到了大殿之中,众人回头之时,他已经站在了施玉生的身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就是空。”

    施玉生定睛一看,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和尚站在自己身前看着自己,剑眉虎目,方脸大耳,短发初起,身后背着一个酒葫芦。

    “见过师祖,师祖云游回来,佛法定有所成”定空大师赶紧上前双手合什躬身施礼。

    “不必多礼,你是定空吧,你师傅可好?”方脸和尚问道。

    “师傅他老人家已在二十年前圆寂了,晚辈现在接替他老人家是我寺的住持。”

    “唉,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都二十年了……”和尚自言自语,接着他抬起头看着施玉生:“小小年纪,还是个沙弥吧,竟然能问到空色之事。”

    “见过师祖,晚辈嗔知”施玉生施礼:“请问师祖,何为色?”

    “我就是色”方脸和尚答道,看着一脸疑惑的施玉生,定空大师赶紧上前:“师祖,他是那个……”

    话音未落,方脸和尚伸手往施玉生身上一摸,一枚小小的玉塔捏在了手上。

    “原来他是……”方脸和尚看向定空大师,定空大师点点头,脸色凝重。

    施玉生不明所以,方脸和尚脸色急变:“不好,我寺有难……”

    “请师祖明示”定空大师急切问道。

    “我此次回来是因为很多寺院不知为何,惨遭杀戮,全寺僧侣无一幸免,我以为只是别的原因,原来是玉塔已经出世之故。”

    方脸和尚是金虎寺的老住持,法号空禅,自然知晓事情的前因后果。

    “定空,赶紧集合所有僧众到大殿,一起念诵《大般涅槃经》”空蝉大师急急的叫到。

    一声令下,金虎寺紧急的钟声响起,众僧不知何故,未曾早课的急忙赶往大殿,跌坐蒲团之上,念起经文。顿时一串禅唱之声响彻全寺。施玉生虽不知是什么事情,隐隐约约感觉和自己有关,难道是我身上的这个小塔的原因?可是这个玉塔我娘说是我生下来时就带出来的,又和师祖刚才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等下次回家的时候问问我娘,想到这里,施玉生也不明白了,只好跟着念起经文。

    “咚”的一声巨响,突然从天上传来,震得金虎寺的屋顶摇晃了几下,施玉生抬头朝殿外的天上看去,只见原本空无一物的天上,此时出现了一个透明的像水波一样的大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