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里应外合(二)

    第八十四章:里应外合(二) (第2/3页)

腹,受史侯嘱咐,加强羽林右骑的操练,右营骑不遵曹纯将令,曹纯求到我处,难道我能不答应?”

    鉴于兄弟二人之前就有过几次争吵,何苗也不再指责何苗,转而责怪桓典,毕竟当初是桓典说的举荐曹纯。

    可惜覆水难收,既已举荐曹纯,何进与桓典自然就不能再将曹纯给罢免,否则某位史侯就要出面跟他们作对了。

    在这种情况下,桓典也只能选择支持曹纯,毕竟曹纯调河南军入羽林右骑执法,打的是他羽林中郎将以及整个羽林军的脸,曹纯尚只有十八岁,允许有考虑不周到,但他却不能坐视这种事再次发生。

    因此他找到曹纯,委婉地说了这事。

    曹纯心灵深意,解释道:“我亦不想,但营中见我年幼,拒绝服从我的命令,敷衍了事,是故我才请济阳侯派河南军相助。”

    于是在曹纯的要求下,桓典被迫出面为曹纯撑腰,集合羽林右骑上上下下八、九百人,狠狠训斥了一番,命众人日后必须严格遵守曹纯的命令。

    此举出乎营内大多数的意料,也令那些抗议的兵卒‘绝望’了。

    期间,曹纯又暗叫结交的羽林郎放出他与史侯的关系,羽林右骑的骑士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年轻的曹右监,居然有这如此靠山。

    那还反抗什么?忍着呗!

    迫于曹纯的靠山,羽林右骑的骑士们终于收起了轻视与怠慢,每日老老实实地按照曹纯的指令出操训练。

    事实上,曹纯并未提出不可能完成的训练任务,艰苦是艰苦了点,但其实还是人能完成的。

    再加上曹纯只有在训练、当职期间严格,铁面无私,平日里他亦能做到平易近人,甚至利用与宦官的关系,偷偷给训练艰苦的右骑营额外提供一些酒水菜肴,仅半个月时间,曹纯就在羽林右骑发展了一群拥趸。

    桓典暂且不说,赵吴、宗朗二人在军中的威信,已全面被曹纯所超越,哪怕二人对军卒下令,军卒也要问一句:“是否是曹右监的命令?”

    面对这种情况,宗朗倒是还能保持初衷,毕竟他当初就是赵吴的副职,但赵吴心底就有些不平衡了,毕竟桓典当初举荐曹纯的时候,可是私底下安抚过他,说举荐曹纯只是为了对抗董承,但羽林右骑还是归他赵吴统率,可现如今呢?

    赵吴郁闷地去找桓典,可桓典又有什么办法?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他总不能再罢免曹纯吧?

    更何况,曹纯除了刚上位时的最初几日引起了一系列的争端,但随后也表现地十分出色,完全出乎桓典的预料,桓典自然不会罢免曹纯,仅仅只是一同好言安抚,便将赵吴打发了。

    得知此事,董承意识到时机来了,便再次去见赵吴。

    事实上,这段时间曹承其实一直都在暗中挑拨羽林右骑,给曹纯下绊子,遗憾的是,他小看曹纯这个十四岁便继承偌大家业、管理家中百余奴仆的曹氏贵公子了,不过半个月工夫,羽林右骑的骑士们,就像当日他曹家的奴仆、宾客那般,被曹纯一手大棒一手蜜枣收拾地服服帖帖。

    此次在见到赵吴后,董承重提招揽之意,此时赵吴已对桓殿彻底失望,毫不犹豫地投靠了董重。

    次日,赵吴纠集了羽林右骑中少数仍对曹纯不满的骑士,联合在训练时反抗曹纯。

    然而此时曹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