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真大款

    第769章 真大款 (第2/3页)

黄志荣仍旧看好这片地区未来的潜力。

    对于黄志荣的决定,张晨当然举双手赞同,作为重生者,他当然知道这两块地在未来价值会有多大,非常痛快的便同意了地方zf提出的自持要求。

    而广厦地产主要做中端城市综合体,滨城的广厦广场已经开始动工,退海地锅炉厂那片地虽不算净地,但拆迁量小,难度不大,一个半月就拆迁完。

    这时候就显示出体制优势来了,有了市里的支持和广厦一亿五千万的现金储备,不到一个月就做到了三通一平,所有手续全部特批,到了去年九月,桩都打的差不多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和华夏拼基建速度,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地产商能和以顺池为班底的广厦拼施工速度。

    张晨原本以为自己提出的24个月项目周期已经够疯狂了,孙洪彬却硬是把预计项目周期缩短到18个月。

    张晨深怕这种速度会萝卜快了不洗泥,特别要求每一道关键施工工序都要严密论证和认真检测,不能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因此成立了广厦自己的产品研发及监督检验中心,“帮助”监理管理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法是否正确。

    也幸好如此,刚打完试桩,检验组就发现其中一根试桩有些问题,一检查,发现混凝土硬化时间不够。

    在张晨的坚持下,所有试桩全部重新打,虽然钱多花了一些,但至少让广厦目前一味求快的风气得到了遏制。

    纵使如此,广厦的工程进度也远远超过了张晨的预期,在进入十二月冬季停工前,滨城广厦广场已经出了正负零,照这个进度,估计再有十个月主体工程真能封顶。

    与后世很多地产商的运作模式相反,广厦这次先开发的是商业部分,公寓和住宅要在商业配套弄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进入开发阶段。主要还是因为住房商品化刚刚开始改革,老百姓还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好房子,为什么会卖的贵。与其开盘遇冷,还不如捂在手里两年,等商业配套全起来了,老百姓也有了购房意识了,再开发公寓和住宅。

    张晨现在发愁的不是施工,而是业态。

    广厦广场的施工进度快固然很好,但这也给业态建设带来一定的压力。苏文锦与Bestseller合作的杰克琼斯、Only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