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谈不拢

    第280章 谈不拢 (第3/3页)

小。

    按照约翰杜尔的计算,亚马逊如果不选择在纽交所,而是在纳斯达克IPO之后,张晨手中的15%股份,会价值3000万美元左右。

    当然,这是在没有KPCB参与的情况下。如果KPCB进行操作,这15%的股份完全有可能变成5000万美元。

    哪怕是7.5%,也价值2500万美元,加上自己付出的650万美元现金,只会比火种源自己操作赚的更多,而且火种源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约翰杜尔轻笑一声:“Zack,你对股份太执拗了,风投不是这么做的。刚刚的利弊我都已经给你分析透彻了,现在我完全不懂你为什么不愿接受。”

    张晨自然不会说,IPO发行价只有18美元、分拆后只有1.71美元每股的亚马逊,一年多之后股票价格接近300美金,也就是说,自己这目前投的这800万美元,到98年下半年,理论上就能套现超过七十亿美金出来。

    顾及到市场反应,不可能全部股票都在高峰出手,肯定是分批出货,饶是如此,也至少能套出60亿左右。

    当然,这也是亚马逊未来十几年的市值巅峰,随着泡沫破裂,亚马逊的股价跌掉了95%以上。直到2010年,亚马逊才重新回到99年600亿美金的巅峰市值。此后股价跌少涨多,直到张晨重生前,亚马逊的市值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

    98-99年的60亿美金啊,不夸张的说,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三月峰值达到5000点,而泡沫破裂后的2001年,只有1000点出头。

    市值蒸发超过80%,死掉的公司更是十不存一。

    只要张晨在99年成功逃顶,慢慢逢高点出掉手中的所有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股份,比如亚马逊,再比如Ebay,还有未来同样会在每股上市的网艺等国内公司的股份,保守估计能套现出接近20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而张晨唯一打算保留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只有思达康。

    两百亿美元啊,只要运作得当,成功抄底,十年之内,一个不次于花旗、美林、高盛的资本帝国就会真正诞生!

    这时候哪怕丢掉1%的股份,都会让张晨痛心,更不用说7.5%了。如果不是要借助KPCB的资源,张晨根本不想和任何人合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