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礼经

    第十七章 礼经 (第2/3页)

在上古时代,儒家有两大派系,分别是本经和礼经,本经修炼的是灵图、书法、诗文这三大领域,礼经专注于修炼礼仪,许多人觉得它是表面功夫,所以不以为业,久而久之,礼经派系就失传了。”

    “但是它这么厉害,怎么会失传呢?”庄岚不解地问。

    “哼,那是在我施展出来,你才觉得厉害,礼经易学难精,在达不到一定的修为之前,它根本不是本经的对手,然而一旦突破了低谷,礼经的威力是相当可怕的。”

    “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以礼为先?”庄岚恍悟道。

    “不错,本经修炼的是内功,礼经修炼的是招式,如果能把两者合二为一,那么儒家业术必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季常公谆谆善诱。

    “前辈,收我为徒吧。”庄岚连忙正襟肃容,向对方行了大礼。

    “教给你可以,但你要帮我做一件事。”季常公居然爽快地答应了他。

    “莫说一件,十件也做!”庄岚兴奋地道。

    “这件事很难,做不好是要丢命的。”季常公郑重说道。

    “到底什么事?”庄岚急问。

    季常公不慌不忙,用手指在空中虚画一笔,便出现了一张地图。

    他稍加勾勒,指着其中的一个地方说:“这是我们所在的琅琊国,从这里往东,渡过这片瀛海,有一个十分狭长的岛国,它叫做大昶国。”

    “大昶国起初荒无人烟,那是四周各国流放囚犯的地方,岛上遍布海妖和凶兽,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流放的囚徒越来越多,他们赶走妖兽,建立了自己的国度。”

    “这些囚徒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国族,但是在清剿妖兽的逆境中形成了团结一致的观念,而且他们极其好战,一直梦想着扩张领土,攻打那些曾经流放他们的国家。”

    “那些囚徒并非泛泛之辈,他们有些人是被流放过去,有一些则是十恶不赦的凶徒,走投无路自己逃过去的,他们当中囊括了各色职业的业修,修为境界不乏高手!”

    “数千年间,大昶国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但毕竟领土狭小,为了掠夺资源,他们吞并了周围十几个小国,最后把目标指向广阔的东溟诸国,引发了著名的瀛海之战!”

    “这些古史,我也曾经阅读过。”庄岚在韩瑜家的史书中的确有所涉猎,但季常公这么一说,更加深了他的印象。

    “瀛海之战相当惨烈,从那一战之后,大昶国的高手几乎全部覆灭,有少数幸存下来的残余势力,也都逃往了沧海中的其它小岛,然而东溟诸国的国力,经此一战也损耗巨大,像我这种业匠级别的高手,在那一战中陨落的也大有人在。”

    “一个小小的大昶国,居然能跟东溟诸国对抗?”庄岚不禁唏嘘道。

    “嗯,一开始我也很奇怪,后来交手的时候才发现,大昶国之所以强者如云,是因为他们修炼了某种奇异的魔宗业术,所以进阶速度十分惊人!”

    “前辈让我做的事,莫非跟大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