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七章 接风洗尘(2)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接风洗尘(2) (第3/3页)

酒杯。

    “好吧,那就先喝酒,我下星期问问。”程市长端起杯子和石大清互敬,放下杯子,他又问:“你们的项目规模怎么样?”

    “项目规划用地三千亩,其中山林和良田一半一半。”齐明远对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更了解。

    “嗯,旅游休闲项目切忌小打小闹,这个规模还行。你们还可以将山林占地扩大,比如扩大到六七千亩甚至上万亩都可以,反正又不是良田,只要对山林进行的是保护性开发,而不是破坏性开发,政府都是鼓励的。既然搞休闲旅游,你就得为游客提供足够的去处。”

    “还是市长气魄大,最初他们想做三五百亩规模,我觉得太小,建议把规模做到三千亩,他们认为太大了。经程市长这么一说,我建议那个规模都显得太不起眼。”

    “做旅游项目,你不能搞一两个景点,让游客转一圈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走,那有什么意思?要真那么简陋,也吸引不了游客。真要做起来,我认为你这里人工景点、自然景点、半人工半自然景点和游乐设施都得有。”

    “程市长的思路就是宽广,以前没想得这么宏大周全,看来立项报告得重新做。程市长,他们还想将这个项目与餐饮酒店结合起来,在景区搞农家乐旅游餐饮,搞名贵瓜果种植,搞采摘园和垂钓园。为了增加一些效益,还计划在园内做一些花草苗木的种植经营。”

    “他们的思路也不窄嘛,这些计划或规划都非常好。一万多亩地,即使绝大部分都是山林,每年的土地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光靠旅游门票收入,很可能入不敷出,在其中搞一些经营,也好补贴门票收入的不足。旅游餐饮本来就是你们公司的主业之一,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都是消费者喜爱的新型消费方式,花草苗木也有很好的市场,这些分支项目做好了,个个都有美好前景。”

    “好是好,要真规划一万多亩地,项目建设需要的投资应该少不了。”马清林一直在听,他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

    “已经上报发改局那个三千亩地的规划,计划投资就得两千来万。如果扩大至一万余亩,虽然没有细算,估计不到原来投资的十倍,也差不了多少。”石大清说。

    “这个项目的资金应该不成问题。关于绿色经济,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政府都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你们抓紧时间重新编制立项报告,做好后及时上报发改局,抓紧时间立项,再给我一份,我尽早将这件事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先扫清项目在土地使用上的障碍,除此之外,也许还能为项目争取到政府的扶持资金。”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开展这项工作。”石大清赶忙表态。

    “当然,你们也别拿我说这个政府扶持资金太当回事儿,就算最终给了,最多也就三五百万。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己,不过,这么好的项目,银行也会乐于支持的,对吧?”程市长后面这句话,显然是问齐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