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锤定音

    第二十五章 一锤定音 (第3/3页)

他是一把手,如果他不同意,别人说啥也没用。”

    “好好好,应该感谢领导的支持。”万永贵不住地点头,“可我不认识这个何行长,这件事还得麻烦你去办,你看怎么个弄法为好?”

    “别看他是我们的一把手,我跟何行长也不熟,人家是县行行长,我只是个基层办事人员,除了在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会上能见到他,平时一年也见不到一面,即便在那样的场合,领导们在主席台上,我们坐在台下,也就是我们看得见领导,领导看不见我们。如果他对我多少有点印象的话,应该与在我们信用社开的那次现场会有关,虽然何行长当时并没有出席现场会,我估计汇报材料他是看了的,提一提他应该想得起来。”

    “不管怎么说,你总比我强得多,就算和他面对面,我也不认识他。既然许行长都叮嘱了,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你就代劳吧,到时候我就不去了,其实,去了也不知道该说啥,反倒尴尬。你先想想带点什么礼物比较合适?想好了,我安排厂里的人去办。”

    “听我岳父曾经说起过我们这位何行长,六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典型的知识分子,身上有一种气质,也许是正直,也许是清高,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易接近。所以,给他送礼,一时还真想不出送点什么合适。”

    见没人搭话,制桶厂厂长赵文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过话茬,“首先申明,除了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我没有给谁送过什么大礼,不过从书上看到,送礼也有讲究,据说还有雅俗之分。对他们这种人,要是弄点土特产什么的,恐怕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但你要是给他拿几万块钱现金,又显得太俗气,他能给你扔出去。给他们送礼,还真不好拿捏。”

    赵文启戴着一副棕色方框眼镜,偏瘦的身材,言谈举止带着几分斯文。

    他是八十年代中期的高中毕业生,没考上大学,因爱好书法,字写得不错,回家后经人介绍,在沙河屯乡政府做临时工,为乡政府的有关部门做一些写写画画的工作。

    三年后被调到沙河屯中学团委任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两年,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类工作,在岗位上始终打不起精神。

    正在这时,镇政府为了搞活地方经济,与一家地处本县的大型国营企业配套,想在沙河屯镇建立一家制桶厂。虽然制桶行业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其安装的生产线却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所以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镇上主管工业经济的副镇长转悠了好几圈,也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正在犯难之际,有人向他推荐了毕业于海东县第二高中的赵文启。

    经了解,这个赵文启供职于校团委,属于政工干部,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这正好是一个优势条件。镇上领导找他谈话,提出想调他去企业工作,赵文启正无心于眼下的岗位,他非常乐意去企业,双方算是一拍即合。就这样,赵文启离开学校,到企业做了管理者。

    “文启说的有道理。但这件事又必须办,还要办好,不仅对曙光厂和永贵大哥,对你们几位将来与我们银行打交道都有好处。既然说到这里,文启,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mei222 (长按三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