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论糖尿病

    第1179章 论糖尿病 (第2/3页)

是擅长,也肯定是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了一些成功的案列。可是不表示他能把糖尿病都治好。

    而对于我来说,脑海里装满了中国古今所有的医学书籍的内容。加上自己还能根据病情组合最佳的药方,除了一些药物因为时代的变迁,而绝灭外,基本上能把一些绝症都能用药方治好。

    当然,有些药物哪怕没有绝迹,都还是比较难找。这才会留下一些难治的绝症。在西医上讲的白血病、尿毒症、癌症等等。

    我就淡淡的笑道:“你这是在考我啊。”

    “不说是靠你,是交流。看看你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和治疗方法。”潘老笑道。这一记海绵锤打得真的厉害。

    我就平静的说:“糖尿病,是西医上的说法。中国传统医学的是辩证为消渴症,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我说到这里,就故意喝了一口茶。大家就都不做声。

    然后,我继续说:“这消渴症啊,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上消是肺热津伤,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中消是胃热炽盛,证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下消是肾虚精亏,证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现在有人认为,西医上的糖尿病,就是下消。就是讲的是肾虚精亏的症状。我觉得,这个有些偏激。

    在《黄帝内经?奇病论》就谈到了消渴症,是以病人口里发甜,这是由于五味的精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滥,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