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归金陵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归金陵 (第2/3页)

金陵到扬州的官道竟然修了两条。有一条好像是叫什么铁轨……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这种特殊的官道到底有什么用处。

    总的来说此时的金陵城已经进入了突飞猛进的爆发式发展状态,而除此之外,金陵城也开始形成了独特的文华圈——金陵文化圈。

    像是闻言先生、苏易峰这些老旧的传统儒家代表已经被淘汰,而不论他们之前对石远做了什么,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他们便彻底的放弃了对石远的任何想法。因为他们已经与石远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了,他们更是被整个金陵文化圈所抨击、鄙视,除了融入之外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而除过这些小人物之外,莫凌天之前留在金陵的一些棋子,像是柴福贵也选择了同样的命运。在这种大势面前他们已经很难在金陵城中掀起什么风波了,或许就这样在金陵城中古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所谓的金陵文化圈,就是以百业书院为中心形成的不同于大庆任何地方的特有文化圈。在金陵,人们逐渐的意识到理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开始尊重那些能工巧匠。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这当然就要得力于金陵经济的发展,那些凡是有手艺的人全部聚集起来,得到了重用,而那些饱读诗书的所谓学子,却成了遭人摒弃的人……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加上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金陵城中的人认知以及思想便发生了全面的转变。

    当然了,这些所谓的转变只不过是个苗头而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形成一定的气候还是比较难的。只能说现在的金陵文化圈已经有了雏形,而金陵文化圈的雏形也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金陵的发展。

    金陵的变化很大,这样的变化还在持续的扩大,而形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石远的出现。虽说有些夸张,但要是没有石远的话是绝对不会有现在的金陵的,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于是,石远便成了金陵城的英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