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叫父汗

    第444章 叫父汗 (第2/3页)

诚无逾于此者。顶上方瓦,皆红黄绿蓝及其它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应知其顶坚固,可以久存不坏。”

    “上述两墙之间,有一极美草原,种植种种美丽果树,不少兽类、若鹿、獐、山羊、松鼠、繁殖其中。带麝之兽为数不少,其形甚美,而种类甚多。”

    “上述两墙之间,有一湖甚美,大汗置种种兽类于其中,其数甚多,取之帷意欲。”

    “北方距皇宫一箭之地,有一山丘,人力所筑。高百步,周围约一哩,山顶平,满植树木,树叶不落,四季常青。汗闻某地有美树,则遣人取之,连根带土拔起,植此山中,不论树之大小。树大则命象负而来,由是世界最美之树皆聚于此。”

    蒙古国在建筑上对中轴线非常考究,称其是“肚挤眼线”,将中心点称为是“肚挤眼点”。类似古埃及雕塑绘画的“正面律”一样,铁木格图营建蒙古皇庭是选择了蒙古东北处的一片平原,在城市中心点建立了中心阁。设有一座“方幅一亩”的中心台,写有“中心之台”四字的石碑,是全城的东南西北四方的中心点。

    蒙古建筑的中轴线,中心点学说起源于蒙古包的管理,蒙古包的中心点是“火灶支撑之处”,又称做“一家兴旺之火”。在蒙古民族看来,一家火种断了,是复灭的征兆。所以从“兴旺之火处”向门口划一条线就叫做“肚挤眼线”,是中轴线的意思。比拟于人的躯体,中心在肚挤眼。

    蒙古天可汗建筑自己宫殿,城池的时候,都要设计出一条中轴线来,往往在中轴线附近是衙署机关、重要街道,兵营、和官员富豪住宅。

    蒙古族把最高的山称为须弥山,把最大的海称为苍海。蒙古国建筑学上把最高贵的宫殿盖在有栏杆的三层台阶上。这个台阶为须弥座。

    从此万安宫、万福宫和万寿宫就这么矗立在蒙古的皇庭之上成了蒙古草原上三颗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