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四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2/3页)

权力场中搏杀的人,当然不应该惧怕死亡,也不应逃避任何有必要为之的冒险。但如果本身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却因为判断失误而人为添加了风险,那也是不明智的。

    原本历史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太急于求成,取天下的节奏过于操切,方才遇到了一大堆隐患甚至明患。反例则是德川家康,他在关原合战取胜之后就已经占据了很有利的位置,但仍然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才最终解决掉丰臣家。

    故而现在平手汎秀认为,应该想办法让织田信长行事风格缓和一些,避免与足利义昭产生过大的矛盾。

    但是,明着劝肯定不行,这都不用想。

    信长这家伙,有个缺点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可是同时也有个优点,见了棺材就一定掉泪。

    在局势未乱,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位殿下很容易过于乐观,错估形势。但一旦事情发展不顺,他就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总结经验教训,而不会为了无聊的颜面问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至少现在不会。

    也就是说,用上一点点小手段,还是有希望能说服他的……

    受到阿犬所言“辞去和泉守护代”的启发,平手汎秀思考了一条“以退为进”的策略。

    ……

    第二天一大早,汎秀便以结束休假的姿态,回到了评定间里,撰写了一封书信,称“因战事频发,又得朝廷任命为‘中务少丞’,公务繁忙,无暇兼任幕府的‘和泉守护代’一职,故请辞。”

    这话人人都能看出来,是百分之一百的托词。但怎么也算是一个借口,而且表达了“朝廷官位胜过幕府职役”的意思,对织田家的情况来说,属于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了。

    况且,当年足利义昭指定平手汎秀来担任和泉守护代,本来就有离间的用意,没按什么好心。只不过这个手段十分高明,信长出于各方面考虑,对此非但无法阻止,反而要吩咐汎秀毫不做作地接下任命。

    如今平手汎秀主动辞掉这个职役,还隐约提出搬去淡路国,岂不等于是向织田家表达忠心吗?

    理论上讲,信长应该高兴才对。把建设好的土地让出来,自己跑到前线去经营,这是多么无私奉献的精神啊!以后和泉守护代这个角色就不应该存在,或者至少要划分成南、北、中等几个部分,每部分一名代官,免得有尾大不掉之嫌。

    不过,多想几遍,这其中也不是没有潜在问题的。平手汎秀在和泉的经营是极为成功的,既平定了领内,发展了经济,又丝毫没有向信长直辖地的界町伸手。如果换了个人来管理,情况还能保持这么好吗?

    毕竟现在还不是真的太平盛世,弄个庸人上去,万一毁掉了如今这幅大好局面怎么办呢?调遣能人过来,又担心与“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发生冲突。

    比起信长这“痛苦的烦恼”,足利义昭可就失望得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