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节外生枝(中)

    第六十三章 节外生枝(中) (第2/3页)

的错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一旦幕府展示出足够的手段来,这种天然存在的同情就能成为足利家复兴的基石。但如果幕府拿这个和泉变乱束手无策,民众的同情也很容易变成蔑视。

    在这个战国乱世,缺乏力量的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更不可能得到尊重。

    对此,足利义昭的对策是,派出了政所执事伊势贞兴,以及御供众一色藤长这两人,作为使者,带领数百随从,前往和泉国,全权处理此项动乱,并口头赋予了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

    观众们并不了解这两位使者的身份,仅知道是名门伊势家和一色家的后裔,自然无从预测此行成败,唯有眼巴巴观望着,只有个别消息特别灵通的资深“键盘政治局”人士能说几句稍微靠点谱的消息。

    但内行人可是知道的,伊势贞兴与一色藤长素来关系不睦,政见不合。此行两人又没有明确主次之分,这事情怎么做得成?至于“临机决断,便宜行事”更是无从谈起。足利义昭此举,大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实在欠妥。

    可见当今公方大人,虽然颇有文名和智术,但面对这种真刀真枪的突发***事件,还是太没谱了。诸多“忠心耿耿”的下级幕臣,只能表面上做出忧心忡忡的姿态,暗地赶紧开始寻找后路,反正这种局面,他们近年来也已经习惯了。

    ……

    伊势贞兴此人倒也不负先祖之名,接任未及,便轻装简从,只带着少数侍卫,一路冲到和泉寺社众的“叛军”营帐前面,慷言慨语自报家门,说明来意,要求会谈。如此作派,竟像是吃定了对方不敢对“幕府政所执事”下手。

    然后,他就在一众“叛军”士卒,幕府亲兵,以及若干不怕死的好事之徒围观下,被寺社众的首领们当做是贵宾,恭恭敬敬地迎入营帐。

    此后,还不到两个时辰,寺社众的“叛军”便释放出善意,撤除了对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