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京都阅兵

    第二十九章 京都阅兵 (第2/3页)

岩成友通、浅野长吉、中村一氏、木下秀长、佐佐秀成等人,分别代表北陆、山阳、山阴、近畿、南海、东海各地势力,分为六个班次探路打头阵。

    然后引出二代目义光,带着平手秀益、野口政利、平手季胤、生津贞常等一门众出场,骑着最高大的战马,穿着最华丽的铠甲,排出最庞大的方针,唯恐有人看不出他们是唱大戏的主角。

    接着是一堆空头高门的公卿和武士组成的“高家众”。以及普遍以下级年轻人担任的马廻、亲卫众。前者名威甚广却没什么作用,后者不为人知但身负重责,相映成趣。

    后面又有三股重要力量,分别是:

    拜乡家嘉、山内一丰、加藤光泰等“旗本部将众”;

    本多正信,小西行长,细川藤孝等“侧近佑笔众”;

    伊奈忠次、长束正家,石田三成等“奉行众”。

    最尾则由僧侣众,町人、商人、职人众,百姓众的代表担当。

    本来平手汎秀打算自己也在这个序列出场,独成一个番队,也耍一耍威风的。结果正好在事前一段时间遭遇连续的阴冷天气,旧疾复发,腰背四肢都不舒服,便打消了念头,老老实实跟皇室和公卿们一起,坐在高台上当看客。

    也并没有搞预想中那个挥着手对众人喊话的仪式。

    “诸君安好!”

    “主公安好!”

    “诸君辛苦了!”

    “为主公效劳!”

    最开始幻想的时候感觉很有逼格,稍加演练却发现非常之尴尬。毕竟现在是十六世纪,大部分人都觉得天下之主就应该高高在上,喜怒不形于色,过于亲民接地气,反而很怪异了。

    改成了让家臣和士兵们表演作战时的鲸波,或者叫閧之声。就是将领起头喊着“えいえい”然后全体一起高呼“あう”,这样很有节奏又相当简单的战歌。(就是游戏和大河剧里面“诶!诶!哦!”的声音。)以及与之适配的捣栗子,开军扇,挥动长柄武器和旗帜,吹法螺,敲太鼓的这一系列“出阵之礼”。

    而平手汎秀本人,只需站在台上,负手而立,脸上带着似有还无的笑容,时而偶尔轻微地点一点头,满是孤傲寂寞,遗世独立的气场就行了。

    越是什么话都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