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林冲的谋划之根基之地

    第二十七章 林冲的谋划之根基之地 (第3/3页)



    其实林冲也有些担心,历史早在宋太宗赵光义那时候就改变了,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发生改变的事情太多了,宋仁宗没有了,苏轼英年早逝了,苏轼的弟子秦观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个人。

    这几天林冲都有上街向那些去往京东路,特别是济州、郓州做生意的商人打听,听没听说过梁山水寇,白衣秀士王伦什么的,结果都说不知道,看来王伦这厮还没有占据梁山,说不定王伦这个人都不会出现也不一定。

    所以林冲其实也不能保证阮氏三雄就一定会有,不过这时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要是有自然好,要是没有就说自己做了一个梦。

    两人也不再追问,林冲继续道:“根基之地有了,下面就是人,人又分争取人才和争取人心,人才我知道一些,到时候再去请他们上山不迟,关键是争取人心。

    正如两位兄弟说的,江南百姓深受花石纲之害久矣,若我们举事,必定一呼百应,但江南毕竟离梁山太远,所以我们要争取的只有京东路的穷苦百姓的人心。

    想必你们两个也知道,我大宋虽有开海之利,虽然生产技术远胜前朝,但财政却过分向朝廷集中,朝廷榨取州县太过,州县只能再去压榨富户和百姓,富户又去压榨佃户。

    我大宋最底层的百姓,特别是农夫和工匠,负担之重简直七八倍于前朝;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土地兼并,到现在自己有田地的农户可说是百中无三。

    大部分人只能租种地主的田地,或者卖身到(一次签约十年)各个庄子里做庄客,每年要交的租子至少是六成甚至更多,还要免费为主家做事,更有很多被地主任意欺压打骂的。

    我大宋虽富,可这些人却常年吃不饱饭,穿不起衣,受尽苦难,受尽屈辱,这些人正是我们的兵源,是我们主要争取的对象。”

    吕将和桓逸对视一眼,两人都是地主富户出身,对这些事情自然知道的清楚,可听大哥的意思隐隐要对富户地主动手,虽不反对,一时都有些迟疑。

    吕将道:“大哥准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