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虚荣老爹

    第二十章 虚荣老爹 (第2/3页)

“来,儿子,快给你爹念念你作了一首什么诗,要大声的念!”

    尼玛!你还真的不要脸啊!陈飞对自己老爹的虚荣心感到很无语。

    “爹,咋能不能矜持一点?我脸皮很薄的...”陈飞拉着老爹的衣服小声念叨。

    老爹却选择性的耳聋了,弯下腰,一只手扶着耳朵,表情夸张,声音很响的问道:“甚?你说甚么?粒粒皆幸苦?娃子!你作的诗就大声念出来!别藏着掖着,过不了多久全天下都知道嘞!”

    天呐!好尴尬!如果有地缝,陈飞不介意钻进去。

    .................

    日落西山,不远处的村庄里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田里劳作的人也扛着农具三三两两的回家。

    这个年代的人都是朴实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种田,能吃饱饭,然后回家搂着婆姨睡觉。

    要是自家儿子有出息,自然要满世界吹嘘一番。

    比如陈飞的老爹陈稻麦。

    吹了一下午,他终于停嘴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都回去了,没有观众听他吹嘘,他自然也觉得没意思,遂停了下来。

    这会儿,脸上布满忧愁。

    “四月底,再过两天就是五月份嘞,这田恐怕是种不完了。”

    陈稻麦一辈子都在地里干活,对农活非常清楚,即便只需要种三十亩田(下等田暂时放弃),可家里能算得上劳动力的只有他一个人,肯定打理不过来。

    大唐初期,官府是按照男丁人数来算税收的。

    陈家能算得上男丁的只有陈稻麦一人,陈飞现在只有十五岁,还不算。

    一个男丁要交租税二石,绢二匹,棉三两。

    是不是觉得税负很轻?事实上,唐朝贞观年间的税负确实是历朝历代比较轻的,这些税对一个普通农户来说不算什么。

    陈飞家不产丝绵,但是可以通过粮食代交。税收如果全部折算成粮食的话大概是十石。

    一石大概就是前世的59公斤,十石差不多就是陈飞家七八亩田甚至十来亩田左右的产量,一家人一年的纯收入大概只有耕种田地的三分之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