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孟子见魏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七章 孟子见魏王 (第1/3页)

    【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魏都大梁,魏王魏罃正在梁囿召见一位闻名列国的贤者。

    魏王今年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了,然而精致优雅的生活使他看起来像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而他所召见之人则三十来岁,面容方正,浑身上下仿佛天然就带着一种正气。此人正是儒家新一代的领袖——邹国人孟轲。

    魏王问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轲答道:“大王何必说利?听我来说说仁义即可。大王会说: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会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士人百姓则会说:怎样才能对我自己有利?如果人人都这样,其结果必然是上上下下都争利,如此,则国家就危险了啊。万乘之国里,杀害国君的,必然是千乘之家;千乘之国里,杀害他的国君的,必然是百乘之家。万乘之国里面就有一千乘,千乘之国里面就有一百乘,他们拥有的不可谓不多。如果把义放在利的后面,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的话,从来就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他的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抛弃他的君主的。因此,大王只要说仁义就可以了,又何必说利呢?”

    魏王走到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对孟子问道:“我曾听说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是两座台,台的形状是四四方方的,就在昆仑山的东北边。(周文)王有灵囿,鹰鹿枚伏。麀鹿灌灌,白鸟篙篙。王在灵沼,砖切鱼跃。这些贤人们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道:“就是因为他们是贤人所以他们才能够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他们也不会感到快乐的。《诗经》里面赞道: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民力来修建高台深池,然而老百姓却非常高兴的将那个台称为灵台,将那个池称为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能够与民同乐,所以能够真正快乐。相反,《汤誓》里面则说: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毁灭呢?我愿意和你同归于尽!老百姓都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了高台深池,你又能有什么快乐呢?”

    魏王听到这里,顾盼的表情停了下来,请孟子到上席就坐。随后恭敬的对孟子拜道:“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指教。”

    孟子问道:“敢问大王,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人可有何不同?”

    魏王回答道:“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道:“用刀杀人和为政杀人可有何不同?”

    魏王仔细思量的一下,在他为君王的一生里,对臣下算是列国诸侯里非常宽容的了,他也没有杀掉多少臣子。当年魏国的老丞相公叔痤去世了,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