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欺身

    第五百七十五章 欺身 (第2/3页)



    单从这点,周少瑜就对曹丕好感不大,谁都晓得的嘛,曹操要打仗,没粮,逼得坐镇后方的程昱要疯,而这位‘著名美食家’,就发明出了‘非常可口的美食’用作军粮,若是没这一茬,曹操早撑不下去了,没吃的,士卒自己就能乱,还用别人打?

    既是如此,又何谈以后曹丕大权在握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坐上去?

    所以说,这事情固然是非常不好的,可曹丕用这个来笑别人,实在好没道理。

    而悲惨的,不仅仅只是长安关中一带,东汉末年时期,全国都好不到哪去,唯一称得上日子还能凑合,仅仅汉中一地。

    后期刘备建立蜀国,其历史记载,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是了三分天下下来,蜀国只有九十人,加上隐匿的,顶多不过百万。而此刻的汉中又是如何?

    魏书有云: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

    仅仅一个汉中,就有刘备后来蜀国人口的一半,如何了得。

    管理汉中的是张鲁,是为道教正一派第三代天师,此刻唤作五斗米教,张鲁是以宗教性质来管理,信徒众多,不仅如此,政策上也很是宽松。其建立义舍,而义舍是无偿供给行旅食宿的邸舍,由此,大量的关中流民都往汉中跑。

    咱们太祖也说过的嘛,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三十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瞧瞧,可见此刻的汉中简直就是世外桃园一般的存在,有人说当时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肉吃,可也要看地方来。

    刘焉初入益州,用的就是张鲁等人来镇压甚至诛杀不听话的郡守乡绅,然而后来其子刘璋与张鲁反目,脑袋一抽,宰了张鲁的家人,关系彻底敌对。

    然而刘璋暗弱,甘宁叛乱,本负责打汉中的庞曦也一度谋划反叛,老臣赵韪直接叛乱,好嘛,如此内乱不堪,压根对汉中构不成威胁。

    是以汉中很安全,流民是多,但收拢起来好生管理,发展养殖业是很轻松的,而在时下,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大户人家,养殖禽畜,那都是很重要的一项。

    所以,虽说周少瑜不待见宗教性质的统治,但也不得不佩服一下张鲁,这位是真心做的不错的。

    周少瑜觉得不少地方可以学习借鉴的,诚徽州拿下问题不大,而兴武军也有了对付的法子,如果一切顺利,占领潭州亦是指日可待,但拿下潭州之后便需要小心行事了。

    届时西有蜀州萧姽婳,东有大梁朝廷于京师金陵,高玉瑶也是个有魄力的主,至于北面,更不能碰。

    背面荆州,乃是镇南大将军府所在,即便调派了不少兵力去北地抗拒突厥,可兵力依然雄厚,再且,虽没有消息,是实在不认为能成功守住北地边疆。

    因为镇南军,大多都是南方人士,去北地天寒地冻不适应不说,因身后不是家乡,也无妻子子女亲眷需要守护,加之战死他乡难免有孤魂野鬼之说,想来是未必会那般尽力的。

    一旦北地边疆告破,本就遭受灾害的关中又要更加混乱,如果突厥只是想打劫一把还好说,不会太深入,可若是存了南下占领扩张的心思,那么荆州的镇南大将军府反而成了周少瑜的屏障,一旦被灭,周少瑜就要不得不直面突厥。

    与其如此,周少瑜还不如躲在后方安安心心搞发展,民生上去了,流民自然回来,人口越多,发展越快,就是打仗也能用用人海战术,所谓人多力量大,只要管理得好,基本不会出乱子。

    畜牧养殖,周少瑜心中记下,下一步就着重发展这个,光吃饱怎么够,总要点油腥,人才会长肉,才会有力气。而且比起张鲁,周少瑜还有高产作物,即便不能长久当主食吃,但起码不会闹出饥荒,而饥荒,想来是大乱的主要因素。

    周少瑜没打算利用宗教来发展,若不然一开始就会让陈硕真继续她原本的事业了,但可以用不断的宣传来取代么,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