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军团与授旗(一)

    第十六章 军团与授旗(一) (第2/3页)

佣军上千套完整的武器装备,而在歼灭卢卡尼亚联军之后,雇佣兵又在成千上万具尸体上(包括卢卡尼亚被烧成废墟的营地)扒下来近万套盾枪甲胄,当然这些武器装备是属于全部雇佣军的,而不应归入阿门多拉腊武器仓库。

    就如何分配这些战利品的问题,队官们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将战利品卖掉换来的钱平分给每一位士兵。戴弗斯则提出自己的建议:由受伤残疾的士兵在阿门多拉腊的市场里办一个武器铺,专门修补和出售在战斗中缴获的武器装备,其获得的利润用于补贴那些现在和未来在战斗中受伤乃至残疾的士兵的生活。

    这一建议立刻得到了队官们的一致赞同,后来士兵们知道了,也无不对戴弗斯感激涕零,毕竟谁也无法保证将来在战斗中不受伤,而有了这些“伤残补贴”,使他们对战斗又少了一些顾忌。

    因此一个很大的武器铺迅速在市场开张,并推出了自己的招牌“军团”,店面很大、武器装备很多,考虑到重步兵的全套装备价值四百至六百德拉克马,价格不菲,因此还允许租借。即使租金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自由民们仍愿意租借,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参加军队,参与作战,他们才能迅速成为公民,才能获得土地!同时,当兵是公民的荣耀,是自由民们迅速提高自己城邦地位的最好办法!

    但交租金的钱从哪来?自由民们没有发愁太久,他们很快发现在市场上开了一家名叫“克莉斯托娅”的银行,利息极低(和当时希腊城邦的贷款利息相比),而且众所周知,克莉斯托娅是执政官戴弗斯的夫人,这些曾陪同雇佣军转战千里的自由民知道戴弗斯的为人,毅然到这个银行借了款。这也成了克莉斯托娅银行的第一笔贷款。

    现在,士兵们到了广场后,找到自己所属的小队,开始在各个小队长的率领下汇入分队的队伍中,然后再并入连队,形成一个个小的方阵,最后依顺序进入所在大队规定的区域。整个过程虽有些缓慢,但不混乱,最终井然有序的形成三个大方阵。

    只有第三大队还在整队中……

    斐利修斯在台上见戴弗斯略微皱眉,忙说道:“大人,第三大队的士兵来源最复杂,尤其是那些自由民以前从未受过军事训练,而阿门多拉腊的原公民也未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

    戴弗斯打断他的话:“我明白,所以希罗尼穆斯的责任很重。听说,他从第一大队要了不少老兵过去,连一向和气的卡普斯都跟他急了。”

    “是的,大人。希罗尼穆斯也在着急啊,他可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斐利修斯婉转地解释道。

    戴弗斯笑了:“军人嘛,就要有股做事认真、不服输的劲儿,我相信希罗尼穆斯会很快让第三大队迎头赶上的!”

    接着,他又问道:“那些卢卡利亚人来了吗?”

    “来了。”斐利修斯手指着广场外东南角的一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