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采访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采访 (第2/3页)



    “评委不一样,大家的审美不同,我本人对金马始终充满了尊敬,毕竟它是华语电影节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再说了,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白日焰火》不也没有被金马看重嘛!”

    沈临很明智的选择没有搭腔,而是转移到了讴歌金马奖上面。

    “…沈导,最近吴羽森导演的新作《太平轮》上市后,市场表现不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沈临分明看到了这位记者在翻白眼!

    估摸着是在想,你特么蒙谁呢。

    “《太平轮》我有大概了解一点,那么大的投资,票房不景气,要说吴白鸽导演没有一点责任,那怎么也说不过去,4个亿的投资,上下两部总票房超过11亿才能回本!但眼下上部最多2亿票房,我话撂在这,就算下部口碑不错,票房也不会有什么起色!”

    沈临想了想,接着说道:“其实今年有两部期待值很高的电影票房不利,《太平轮》和《黄金时代》,很凑巧的,两位导演犯了同样的错误,都用小众故事瞄向大众市场,定位出现偏差。一方面两位导演想保持文艺范,另一方面,又想着迎合市场,这样摇摆不定,票房跟口碑都不会有好结果!”

    “可很多分析人士认为,《太平轮》票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如今国内市场的话题已经由80、90这些人把控,年轻人没有共鸣,《太平轮》太沉重了,而且对年轻人来讲也有历史隔膜。”

    南都一向屁股往外拐,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打心眼里就觉得西方更加文明!

    吴白鸽票房失利,在他们看来,是因为市场的原因!

    “那《国际市场》还有《归来》票房为什么不错?我的《星际穿越》票房也不差,难道这三部电影话题就不沉重了?导演没本事就怪市场!你们这是什么逻辑?”

    “您的意思是,吴羽森导演有点失了水准?”

    “应该这么说,吴导不太适合拍摄大片,无论是《风语者》还是《赤壁》,无一不在说明这一点,而且近几年,电影工业发展迅速,很多吴式暴力美学已经被一大批导演应用到电影中,他的特点也不再那么引人关注,所以,当我听说他要拍《1949》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