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舍弃小格局,融入大格局

    第403章 舍弃小格局,融入大格局 (第3/3页)

锡照犹豫说道,“名义上,内地的电影市场比香港要大的多,但却并不是采取票房分账制度,而是靠着卖电影拷贝来赚钱。所以,一部电影即使在内地有1亿票房,但能拿到的分成,甚至比香港一千万票房的电影都要低。”

    要知道,国内的电影市场目前已经有几万个电影院,甚至比90年代和21世纪初最开始几年的电影院数量都要多。现阶段中国电影院线市场处于非常景气的阶段,一年的票房规模有二十多亿元人民币。比90年代至21世纪初,票房数据一度萎缩到10亿元上下,自然要牛逼的多了。

    但是,目前国内电影院,上映新片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电影院,根本没钱买新片的拷贝,只会买一些廉价的二手拷贝。甚至,一些拷贝已经是十多年二十多年前的了,但依然会被很多不发达地区的电影院,拿来放映。

    有些地方的电影院甚至竞争不过录像厅,因为,录像厅放的电影,基本上都是最近几年的新片。而国内的电影院,放映的大不跟都是人们已经不想要看到的老片。

    一些大卖的电影,新拷贝一般也就能卖几百个。每个拷贝一万块钱计,电影制片厂在目前的环境下,卖500万的收入,已经算是非常不得了的数字了。

    当然了,卖拷贝赚500万,并不代表电影数据真的那么差。比如,《少林寺》在国内是万人空巷,很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刚开始几乎是一票难求。后来官方数据是5亿人次观看,1.4亿元票房。当然了,这个年代的票房只存在瞒报,不存在注水。

    这么火的电影,也并不是全国几千个城市一起放映。而是仅制作了几百份拷贝,一个城市放映完之后,拷贝被外地的电影院买走继续放映。全国各地人民都看到《少林寺》,这需要几年时间。

    “要看的长远一点,国内电影市场迟早是要院线制改革的。”林棋微笑说道,“届时,电影票房能够拿到的分成,必然保障。现阶段,即使不考虑电影票房分账,仅靠VCD影碟市场,国内就已经远超过香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