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主导行业发展趋势

    第809章 主导行业发展趋势 (第3/3页)

中国半导体行业而言,自己生产的高端的晶圆很少,基本上是中国厂商,制造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多晶硅。出口多晶硅到日本,日本厂商拿多晶硅作为材料,提炼出更高级的单晶硅,之后,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半导体芯片加工行业。

    而美国可以光刻机从欧洲进口,晶圆从日本进口,却依然维持半导体产业领先地位,因为高端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再加上,美国政治和军事上强势,使得其不怕别人不卖产品和技术给他。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的,就是别人真的未必会卖技术给中国。因为,国际上,一堆的技术限制条款,针对最多的就是对中国各项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出口限制

    而想要指望跟当初中苏友好时代,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全套的引进技术和设备,包教包会,一次性学会很多产业的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制定、工人培养、设备制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做梦想要用钱买到核心技术,也是太过于天真浪漫。实际上,如果只想要买不想要自己学和自己造,那么永远是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的。因为,核心技术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关键的是一整套工业体系,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升级,持续的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买一套现成的工厂流水线和一套设备,就算是掌握了技术了。

    以晶圆加工生产而言,就可以分成7个独立的生产区域:扩散(Thermal Process)、光刻(Photo- lithography)、刻蚀(Etch)、离子注入(Ion Implant)、薄膜生长(Dielectric Deposition)、抛光(CMP)、金属化(Metalization)。这7个主要的生产区和相关步骤以及测量等都是晶圆洁净厂房进行的。生产区都放置有若干种半导体设备,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在光刻区,除了光刻机之外,还会有配套的涂胶/显影和测量设备。

    光刻机虽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件设备,但是其他的任何一项工艺,都需要大量配套的设备。

    为了分散风险,以及扶持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不少的核心设备,比如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等比光刻机难度更低一些的设备,则直接通过技术转让和项目外包的方式,扶持了国内的几家科研机构专门做这方面的业务。

    另外,像衬底(硅片/蓝宝石/GaAs等)、光刻胶、电子气体、溅射靶材、CMP材料、掩膜版、电镀液、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键合丝、塑封材料等等,也都是扶持相关供应商。这些产业整体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毛利润很高,只要能获取订单,那么,都堪称是暴利。因此,即使是技术要求高,不断需要投入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