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柳联想拜访

    第864章 柳联想拜访 (第3/3页)

中资企业,变成了美资企业。之后的联想,性质才逐渐的蜕变了。而联想高速增长和给股东提供更高回报的时期,是没有收购IBM的PC业务,没捡破烂之前。收购IBM的PC业务,则是严重降低了联想对股东的回报率。

    现在的联想,本质上是一家销售公司,谈不上科技含量。由于,联想的主要股东,分别是新创业电子集团、中科院和联想的创始团队。就算是联想,依然是喜欢捡破烂,但好歹还是捡新创业系淘汰的落后产能,而不是捡美国的破烂。

    而且,联想的银行贷款里面,近一半是恒生银行以12.5%的年利率提供的。这个利率,相对于国内的银行贷款利率而言,已经算是偏低了。90年代,国内银行贷款利率很少有低于15%。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物价逐渐转为市场价,所以,通胀增长较快。另外,则是改革开放初,不少的企业不太重视信用,违约率比较高。为了覆盖违约贷款造成的损失,不得不将正产的贷款利率提高。

    后世的国内的利率逐渐降低,更大程度上,则是后来信用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和个人违约率,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严重了。另外,则是很多商品逐渐从全面短缺,渐渐发展到了全面过剩的阶段,所以,利率逐渐进入了下降通道。

    联想吞并盘古学习电脑品牌,在这个年代,也堪称是蛇吞象。30亿营收规模的公司,吞并600亿规模的巨头,而且,合并之后,还是以联想的团队为主。

    靠着这个壮举,其实也是给联想带来了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声誉。甚至,联想靠着这一块资产积累的口碑,打入了教育市场。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几乎是仅次于语数外,成为第四大重点课程。甚至,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的。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内基层码农根本不缺人。

    计算机被纳入基础教育快十年了,这不仅仅对于软件和硬件行业大有好处。甚至,一些比较传统的制造业,也是受益匪浅。比如,一些简单的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甚至不需要引进,传统工业结合懂一定计算机编程技术的,自己都可以从简单开始着手设计,逐渐到设计更复杂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

    总体而言,把计算机列入基础教育之后,短期受益程度,甚至比数理化和外语更重要。国内以前的缺乏工业人才,最基础的工业技术人员,需要数理化功底,所以,把数理化的地位提的很高。改革开放之后,技术交流和进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尽管95%的人都不需要掌握外语,但却为了5%的外语人才的缺口,而把外语普及到全国。本质上,极少数人将外语学号的有用的,绝大部分人却是证明了一件事,又学了一门学不好用不到的知识。

    在某种程度上,计算机学好的意义,比外语精通更有实用性。当然了,绝大部分人,肯定也是学不好的。但关键是,拥有天分能学好的少部分,对于生产效率和创新的贡献意义,比全民学外语的意义要大的多。

    将计算机普及到基础教育阶段,实际上,也等于是提前做好了计算机知识融入到更多生产和服务领域地的准备。因为,很多人毕业之后,不一定是从事计算机行业,但却用可能利用学会的编程知识,提升所在行业的效率。

    基本上,联想目前的业务,更偏向于教育领域。向中小学提供600元~2699元之间配置的学习电脑。

    至于,高校和政府,更认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旗舰配置,比如,高校基本上都是认盘古8代。政府部门,采购时为了避免被怀疑吃了回扣,也回选盘古8代,预算少的话,则会选择盘古7代。再差的配置……抱歉,再差的话,使用电脑的人会抗议了。

    总的来说,现在联想上市融资,主要是为了之前的并购擦屁股。通过上市增加资本的方式,来降低债务杠杆,之后,联想才能顺利消化这一块蛋糕,不至于,因为消化不良被噎死。

    基本上,联想目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上市融资,一个是不上市,少数股东增资。

    当然了,第二个选择是备用方案,真要是到了偿债的时候,周转不灵,才会选择非上市增资扩股。但是,现阶段联想还是在做第一个选项,今年以内能顺利上市融资,那么,就解决了明年将会遇到的30多亿元的债务本息问题。后面几年,应该能靠着企业自身的盈利来偿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