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降到无利可图,继续再降

    第870章 降到无利可图,继续再降 (第2/3页)

导体产业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不能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基本上最到了产业链齐全,生产成本较低,且,仅比国际上最先进水平落后一代。

    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水平是0.35微米,而国内则是实现0.5微米工艺的工业化量产。本质上,现在0.35微米工艺生产出来的芯片,在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产值,不到千分之一。0.5微米和更低工艺水平的芯片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现阶段的主流工艺制程。

    某种意义上,现在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基本上不存在工艺上的自卑。甚至……由于中国厂商能自主生产和研发,导致芯片产业甚至有被开除出高科技产业的风头。不少国内外的媒体人士表示,电子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生物医药、基因工程,才是高科技。

    当然了,说这话的人,恐怕自己都感觉到心虚。芯片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是专家一张嘴就降低了的。毕竟,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芯片产业已经算门槛反极高,全世界有能力从事芯片制造业的话国家其实并不是很多。

    除了这个产业,对于设备、资金要求较高之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也是非常困难的。越是到后来,门槛越高。

    后世的紫光、晋华等等国产存储芯片厂商,投资数百亿美元在存储芯片领域,市场占有率却连1%都没有。主要是因为,除了核心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之外,更关键的是……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难度也是较高的。导致产品想要投产,困难是比较大的。

    毕竟,就算是英特尔公司,14纳米卡了几年时间,突破10纳米也是困难重重。其实,英特尔的设备已经是最好的了,之所以,10纳米工艺不断的延期,更关键的是,使用设备的人,迟迟未能适应工艺。

    光刻机之类的设备,相当于是绣花针。但能绣出什么水平的花,不仅仅看针的精度,而是要看人的水平。

    而目前新创芯,的DRAM芯片早就量产,市场上随处可见。在全球DRAM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2%,比后世的国内紫光和晋华占有率要远远超出。

    当然了,仅2%的市场占有率根本不安全,后世的DRAM芯片供货商甚至减少到3家公司。三星半导体一家就近50%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两家厂商,海力士20%以上的份额,镁光接近20%的市场份额。

    这并不是因为,DRAM市场需求萎缩,而是DRAM市场一直每隔几年,就是激烈的价格战。甚至,发生金融危机的话,三星之类大厂,反而逆势扩产打价格战,不断的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