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合作伙伴们

    第100章 合作伙伴们 (第3/3页)

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按照规划,明年上半年,就能做到百万颗的产能!”沈绪榜霸气说道,“当然,听说X8是被你们当作弃子的产品!而贵公司计划自主研发XRM16芯片,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沿用X8芯片的模式,授权给国内代工生产?”

    “这得看你们骊山半导体的工艺制程了。”林棋说道,“起码做到1.5微米,才具备代工条件。”

    “1.5微米?!”沈绪榜有点情绪低落,“我们现在是6微米工艺,在国内已经算是领先了。实验室条件下,才做到2~3微米。当然了,摩尔定律我们是知道的,但没有钱,追赶的很吃力!”

    半导体行业国内从五十年代跟国外差距不到3年,逐渐拉到到了十年差距。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个差距长期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到。直到21世纪之后,差距才逐渐收敛。

    这并不是国内愚昧到不知道摩尔定律,而是没有钱。因为没有钱,所以,错过了一些行业的黄金发展时间,后来想要追赶,就需要花费百倍千倍以上的成本,或许才能补上那些差距。

    “钱可以赚!”林棋微笑说道,“只要赚到的钱,投入到技术升级上,必然会越来越强。”

    “摩尔定律本质上是烧钱换技术。”沈绪榜感慨说道,“国外的公司可以靠着出售计算机产品获得利润去补高额的研发支出,所以,形成了正循环,市场越来越大,技术积累越来越强。国内就是缺乏这个市场,靠着国家拨款搞攻关,不能自给自足形成良心循环,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贵公司给我们最大的帮助,除了X8芯片的技术授权之外,就是代工订单了!有了订单,即使我们一开始基础很薄弱,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未来一定可以追赶国际半导体行业先进水平!”

    林棋不是学霸,当然不知道,这位沈绪榜先生长期从事航天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实现的设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微处理器设计、嵌入式系统结构、系统芯片(SOC)设计。曾完成了采用双极小规模、PMOS中规模、NMOS大规模及CMOS超大规模等国产芯片集成电路的四种箭载计算机第一台的设计,是中国箭载嵌入式计算机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后来更是出版了《VLSI设计导论》、《MPP嵌入式计算机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RISC及后编译技术》等7部著作,培养了一大批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后来在90年代末,获得了中科院的院士资格。

    本来,这位老沈,就是对RISC很有认同感的科学家。

    现在他提前接触了RISC,并且,获得了X8芯片的全部的技术资料。这也使得国内在半导体方面发展,也不再是盲从什么英特尔、摩托罗拉之类的公司。

    骊山半导体公司把新的总部和准备投产的新工厂设立在深圳,自然也进一步拉近了骊山半导体跟最大的客户新创业电子的联系。

    通过跟这位老沈的交流,林棋感觉到骊山半导体公司在新创业电子的订单刺激下,真的准备大干一场。而真要是做成了,未来的前景说不准不可限量。

    要知道,现在的英特尔公司每年的产能才不到1000万颗CPU,虽然,占据英特尔利润大头。但是,其公司80%的产能,依然是存储器。历史上,直到奔腾芯片时代,英特尔才彻底砍掉了存储器业务,把100%的产能和研发的资源,都投入到真正能给其贡献利润的CPU芯片。

    骊山半导体暂时不论其工艺水平,仅仅看其CPU产能,等到其规划好的工厂投产,其CPU年产能,应该已经能跟此时的英特尔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