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看穿底牌

    第229章 看穿底牌 (第3/3页)

,外汇方面的投机到一段落,但是,地产和股票方面,却是可以继续买入。

    尤其是地产市场,受到83年香港很多资金出逃和抛售不动产离开香港的大潮影响,以及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遭到重创,很多机构既没有钱又没有信心去拿地。所以,整个83年,香港政府的官地出售和招标收益,仅得不到6亿港元的收入,其中官地拍卖甚至不到1亿元,创下30年来最低纪录,大量的土地拍卖会都是比较冷清,很多的参与者,全程沉默,罕见出手举牌。

    不过,新创业电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新地置业公司,近期却是频繁出手,对于香港政府出售的官地,按低价拿下,这些拍卖会上,新创业电子是唯一报价者,连续出售拿下200亩商业和住宅开发用地,总计才花掉了2.7亿港元,平均每亩地才135万元,相当于2000元一平米。

    这么便宜的价格,让林棋连连呼太值了!虽然,公司主业不是要做大地产,但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因为,现在的价格已经跌至70年代初的价格了,香港地产十年涨价打回原型。可以说,找不到比83年地产价格更低廉的时间段。而83年,即使是李嘉诚也不像60年代和70年代那么大胆拿地,毕竟,李超人越老越谨慎,不像年轻时候那么敢赌。

    但林棋却是看穿了未来的底牌,知道这是百倍暴利的稳健投资,不存在任何风险。

    84年《中英联合声明》附件里面关于《土地契约》的条款里面规定:“从《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根据本附件第三款所批出的新的土地,每年限于50公顷,不包括批给香港房屋委员会建造出租的公共房屋所用的土地。”

    这个条款不限制政府建设公共房屋的用地,但实际上,在地产商利益集团的操作之下,香港政府建设的公共房屋建设进展迟缓,与此同时,地产商开发的物业由于每年土地供应上限是50公顷,自然是造成了香港的住房和商业地产是供不应求。

    正是因为这个条款,让地产商近乎可以稳赚不赔,土地供应稀少,永远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供不应求当然是一涨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