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第334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第3/3页)

产品质量达标,甚至能够纳入新创业电子集团的采购名单中。不少作坊式的企业,后来都逐渐成长为业内知名的半导体细分行业的小龙头。或许这些公司只生产一些微不足道市场比较狭窄的零件,但是,牢牢的在细分市场上占据质量和技术优势,一样能够成为活得很滋润的存在。

    随着园区的技术密集,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半导体生产和研发圣地。

    甚至一些国家级别的科研单位,设计的产品实验室中没条件做出样品,带着设计图纸到新创业工业园,找一些技术水平不错的小作坊,就能够迅速的把设计图纸变成真正的样品成果。

    这倒不能说,新创业工业园区的技术水平,真的比一些国家级的实验室要高。而是因为,国内科研单位比较分散,如果没有权威级的领导支持,各系统和单位自己玩自己的。只有极少数项目,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全国各地分散的单位和人才进行不计成本的“会战”。但这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之后,则是越来越罕见。

    毕竟,各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会战,虽然能够很快在某些领域创造奇迹。但由于是不计成本,所以对其他方面,尤其是经济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失。不断的发动工业会战、农业会战、科技会战的结果是,资源和力量被过度使用,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突破成就后,很快就因为财政问题陷入疲软。

    当然了,不发动会战也是有巨大的问题,很多单位已经习惯了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会战。长期不用这种人,很多单位逐渐养成了惰性,容易把人养废了。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是必须要走的路。毕竟,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经济上的回报。有更多的回报,才能支持更多的后续项目。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相违背的。比如,通过市场经济积攒利润,再通过经济经济手段,弥补一些国内很落后的。

    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对于体制内很多单位最大的帮助,无意就是帮助其转型,靠着市场订单来养活自己,而不是等待上级单位的任务。

    这谈不上是挖墙脚,而是双赢合作。新创业电子公司有市场和资金,国内有很多闲置的科研人员和资源。双方一结合,而且,都是懂技术的人根据对方的条件来布置订单任务,这样一来,效率自然也是极高的。

    这种大规模的科研代工模式,也是新创业电子目前独有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