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艰难的量产

    第335章 艰难的量产 (第3/3页)

在的复杂指令集占据主流的表象所蒙蔽。

    而ARM阵营后来的工艺水平,是远远落后英特尔的。之所以市场表现能超越英特尔,不外乎是精简指令集的芯片设计远比复杂指令集要科学。与此同时,精简指令集芯片由于设计更简单,加工工艺要求也更低,所以也远远比复杂指令集芯片廉价。

    XRM芯片所走的路线,虽然跟后世的ARM不一样。但是,林棋坚信,只要坚持这条路线发展,打败复杂指令集阵营,这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现在的英特尔公司虽然已经退出了386芯片,但由于386芯片还未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所以,目前是英特尔公司最虚弱的时候。

    在80年代初期,美国半导体产业就遭受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廉价倾销。原本,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的支柱是存储器业务,包括英特尔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存储器为主。

    但是,目前日本半导体行业靠着廉价倾销,夺取了存储器业务的80%市场份额。大量的美国半导体公司,在这个年代破产的破产,转型的转型。

    英特尔公司就是在85年彻底砍掉了存储器业务,专注于做CPU。然而,原本指望IBM接受386,却发现IBM另有打算。

    因为,IBM公司后悔了把CPU和操作系统外包,结果,养肥了一堆PC兼容机厂商。看到PC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兼容机厂商夺走,IBM决定自己做CPU和系统,重新制定PC技术标准,从而将兼容机厂商扫地出门。

    也正是IBM的这项决定,造成了微软和英特尔等等原本的小弟,开始进一步倒向了PC兼容机厂商。

    在386时代,大量的兼容机厂商接二连三的推出了386电脑,而IBM公司却是生产更昂贵性能也更低,甚至,连兼容性也不如其他PC兼容机的产品。

    后来PC用户发现,只要有微软的系统和英特尔的芯片,用哪个品牌的PC兼容机都是一样的。这造成了IBM的神话,在PC阵营粉碎。

    与此同时,也确定了英特尔、微软这两家公司才是PC阵营最重要的核心企业。

    到了后来,IBM公司虽然向市场屈服,接受了386芯片,但从那以后,IBM在PC市场的地位,仅跟其他的兼容机厂商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为IBM和PC兼容机厂商之间的斗争,给了新创业电子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不趁着这段时间,将盘古主机从游戏机发展成通用型的生产办公工具,那么,等到PC阵营内斗结束后,就很难有这样好的机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