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

    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 (第2/3页)

一个部分的细致安排着,从《礼》、《易》、《春秋》等古典书籍中挑选出上百个年号,每一个年号都附上详细的寓意,呈交给李明远做最终定夺。

    “永兴、建武、昭武、建业、隆平……”密密麻麻一排文字摆在桌案上,李明远仔细看了两遍,然后选择“建业”作为称帝后的第一个年号。

    南美立国、大业肇建,汉国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开拓史,只有建业二字符合李明远对国家的期待与预想。

    称帝改制对于南美汉国的所有国民而言都是一个喜庆与意义非凡的日子,创立帝国,意味着国家彻底抛弃满清朝廷的影响,独立于大陆之外,普通百姓在面对自我身份认知上,第一感觉不再是旅居海外的华人,而是堂堂正正的汉国国民,国民心态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刚开始或许察觉不到差距,但是几年或者一辈人过后,再回头对比,南美汉帝国的国民精神风貌将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给予全部华人和自愿归化的白人、印第安人以正式国民的身份,每户国民免费发放5亩耕地,汉国政府颁布的法令即是借着称帝改制的喜庆氛围,提高百姓君主制的认同与忠诚,也是一种隐秘的行政手段,

    用来分给新获得国民身份的华人还有免费发放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阿根廷中南部、乌拉圭两个新占领区,依照汉国政府颁布的《农业法》,单独一块上等肥力的耕地,最小面积为30亩,每户家庭获得政府划分的土地后,不得再将土地碎片式分割,肥力稍次一等,出产粮食少一点的耕地,单块土地最低面积为40亩,牧场和林地的最低面积则为500到700亩。

    免费发放的5亩耕地中,少部分在同一个地区或者与自家土地挨着,农民获得5亩耕地所有权后,可以自行与其他农民置换土地,或者把两块地合并在一起,而那些分布在新占领区的土地,

    华人农民要么放弃单独5亩的小块土地,要么搬迁到新占领区,把原来的土地还给政府,重新在占领区领取另一块土地,

    拉普拉塔平原和乌拉圭气候条件宜人,土地肥沃,早先聚集在巴西南部两州、阿根廷北部五州的华人,面对更加吸引人的土地,自然明白如何选择,通过这种隐蔽的鼓励方式,占领区的华人数量又迎来一个暴涨期,留在当地的阿根廷、乌拉圭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