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国人 二 (第2/3页)

,很多原本因为汉德两国合作,而对德国产生好感的国民、军人,也在感受到耻辱之后,学会了理智看待本国与西方诸国的合作。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相继体会到排华风潮和柏林会议显露出的西方国家真实面目后,残存在徐之宣身上的少许东方儒家思想彻底消失不见!

    唯有国家强大,方能赢得西方国家的尊重,柏林会议强加在南美汉国国民身上的屈辱,也唯有用军人的铁血和英勇洗刷!

    心中压抑着一种雪耻的血气,因此,在陪同德国军官教导团前往新京府的整个过程中,徐之宣虽然脸上保持着对德国人的尊重和礼仪,但是却一直没有在除军事和军工技术以外的领域中,主动与他们交谈。…………

    1889年4月2日,经历一周跋涉,德国军官教导团团长和德国驻汉国公使罗伯茨男爵如期抵达新京府。

    在新京府旧时的皇宫内,德国公使罗伯茨男爵开口第一件事情便是就五年前的柏林会议,对汉国方面做出解释:“在举行柏林会议之前,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麦首相阁下,都希望邀请汉国和汉皇陛下作为非洲地区利益相关国代表,派出外交使团,到柏林参与会议,但是,因为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四国的强烈反对,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麦首相阁下不得已放弃了邀请汉国代表参会的计划。

    五年前,德意志帝国通过普法战争统一了德意志,但是法兰西国的实力仍然没有遭受根本性损害,在事关欧洲大陆的国际事件中,德意志帝国很难在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比利时王国、意大利王国的一致反对下,通过邀请汉国参会的决议,

    柏林会议虽然是在德意志帝国的倡议下举行的,但是德意志帝国却无法饶过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等国家的意见,主导会议的方向和议程,这一点,还希望汉皇陛下能够理解。”

    “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麦伯爵阁下需要为德意志帝国的国民负责,我能够理解贵国当初的举动。”

    柏林会议已经过去五年时间,在一件过去许久的事情上面纠缠不放,除了满足意识的口舌之快,对汉国方面的利益并无益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