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民国美女

    第九章 民国美女 (第2/3页)

亲月子里患重病,百医无效而早逝。抚养和教育于右任的担子落在于右任第二位母亲,他的伯母房氏身上。于右任母亲临终前有气无力地说:“嫂子,我死后伯循(于右任原名伯循)就托给你了,你就全当你生的”。出殡那天,白车素马,没有乐人,房氏抱着伯循,走在灵柩前扯牵。道路两边的人,看着这种惨状,无不落泪。百日那天,房氏抱着红布褥子包着的伯循来到城隍庙,跪在城隍爷像前:‘城隍爷在上,我于门房氏对天起誓,愿守空房,抚养伯循长大成人,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黄泉之下的妹妹……’。

    多么善良的女性,平凡中见真情。房氏是于右任二伯父于宝铭的妻子,在她娘家被称为九姑娘,因于宝铭下江南长期无音讯,房氏娘人劝她改嫁,但房氏决心已定,就是吃刀子、咽剪子也要将伯循养大成人。

    此后,房氏带着于右任回到了娘家杨府村,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娘家人的支持,抚养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于右任7岁那年,房氏与家中的几个兄长商量,送于右任上学读书,可村子里又没有学堂,要到十多里以外的城里去。房氏深感读书对孩子的前途是多么重要,切不可耽误,一定要想个办法,无论如何要尽快送右任上学。她找来了大哥说:哥哥,咱们村里孩子不少了,为啥不办个学堂?总不能叫杨府村的孩子们一辈子放羊吧!谁不想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可办学堂既没有房子,又没有教书的先生啊!把村头的马王庙收拾一下,把学校设在那里不很好吗?房氏说。哥哥觉得妹妹的主意很好,与村里人一商量,大家亲自动手,把马王庙修缮了一下,还在里面筑了几个土台,再放上木块,便是桌子。至于老师,让有孩子上学的人家,出钱请了一个姓伍的先生任教。房氏见自己又住在娘家,长期打扰兄长,而今于右任上学读书,再不好意思向他们要钱了,就将自己陪嫁的首饰换成了铜钱,交了学费。就这样,小于右任每天由伯母房氏牵着上学,要是雨雪天气,房氏干脆背着侄儿上学。小于右任天性聪明,学习又非常刻苦,在学校很受先生的喜爱,先生也格外用心教他。

    于右任在乡间已读了四年书。伯母房氏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知道名师出高徒的道理,要侄儿有长进,有前途,必须求得名师的指教,于是她到处打听,听说三原东关有一位叫毛班香的先生远近闻名,她便拿出自己纺纱织布攒的几个钱,还从娘家的舅舅们那里弄了些钱,带着侄儿于右任又回到了三原东关,将他送到毛先生的私塾里。在这里,于右任学习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还学习近体诗。毛班香的父亲毛汉诗善长草书,于右任还跟着毛汉诗学习了草书技法。在毛汉诗的影响下,十一二岁的于右任就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右任进毛家私塾后,房氏对右任的功课一直要求很严。每天放学后,房氏要亲自检查右任的作业,看看上面老师是打的√还是×,一发现了X,就要问问于右任,为什么不会做,并叮嘱他对不会做的题目要请教老师,直到会做为止。

    有时还到学校里去拜访毛先生,了解于右任的学习情况。当她得知于右任聪明,在学校成绩很好时,又怕他不肯再努力,于是每晚都要陪伴于右任读书到三更时分,方才让他人睡。当房氏发现于右任有时读书不勤奋时,就向他讲述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以此帮助他改正错误,并激励他发愤读书。于右任在毛家私塾读了9年书。在这里的9年,是他日后成为诗人、书法家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不过,这也归功于他的伯母房氏的正确选择。日后进入政界的于右任,一直深深地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