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情绪问题(二更)

    第三百二十六章 情绪问题(二更) (第2/3页)

阿心里未必没有怨言。而且他曾经非常仰慕王爷,他的立场很不好说啊!”文祥只是劝奕欣而已,但是说着说着,他也觉得果兴阿的立场并不明确。

    “对,果兴阿只是可能向着肃顺,但也都是不一定的事!王爷曾与他有约,可给他去一封书信,试试他的口风。他要是咬着上次的事,大不了拿我的人头去给他赔罪,只要他支持王爷就好!”宝鋆也觉得果兴阿很有争取过来的可能。

    “佩蘅你说什么浑话!”奕欣和宝鋆的关系极好,即使今后都当一个圈禁的废人,也不会拿宝鋆的性命当筹码。

    “先不急着说狠话,皇上能坚持多久还是不一定的事,咱们先安排妥当了再说!”桂良是文祥同旗同族的前辈,又是奕欣的老丈人,圆场的话当然是他来说。

    安排既定,奕欣当即给果兴阿写了一封长信,连夜派人送往承德。其他人都按照原本的安排,分头开始联络各方势力。奕欣的信不能和军机处的公文比,而且为了避免兵丁盘查,还是夹带到承德的,所以足足耽搁了五天才送到。不过这信来得有些不是时候,信送到果兴阿军营的时候,果兴阿正在军营里发脾气杀人。

    肃顺借皇后的名义下了懿旨之后,果兴阿就借机返回了军营。承德是天子御驾所在,寻常的毛贼吃错了药才会来送死,就算是有追求的反贼,也不会轻易对承德动手。所谓的弹压地方,不过是担心奕欣借着咸丰病倒,兴兵犯驾而已。拥有金手指的果兴阿,自然知道奕欣没这个勇气,也没这个能力,所以非常逍遥的在军营里混了几天,坐等咸丰咽气。

    果兴阿和咸丰半年前差点全面开战,平日里也是勾心斗角的,所以关系不算太好。但咸丰没事总找果兴阿吃饭,两个人一起吃吃喝喝的也有大半年了,怎么也有点感情。果兴阿是个情感比较丰富的人,一个身边熟悉的人即将离世,他多少还是有些伤感的。

    当然除了伤感之外,果兴阿还有点小期待。咸丰是大清最后一个握有实权的君主,他死了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太后治国的时代。而且辛酉政变之后,中国就进入了派系山头分立时期,中央有慈禧和奕欣、李鸿章等集团的对抗,地方也分成了湘、淮、楚等派系。一直到大清灭亡,这些在剿灭太平军时形成的派系也没有被解决掉,而且还愈演愈烈,最后分裂成了民国初期的无数军阀。这些事咸丰活着也会发生,不过咸丰的死就好像一个分界点,正是从他的死亡开始,地方开始从中央离心。也就是慈禧和奕欣政治手腕高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没有独立的心思,这才把各派系搅和到了一起,让它们依旧以朝廷为核心,然后愉快的头来斗去相互拆台。

    咸丰这片乌云飘走之后,大清从中央到地方的斗来斗去,也会给果兴阿机会,让果兴阿可以自由自在的去经营自己的根据地。没有了咸丰,大清便没有了一个能整合所有派系的招牌,不再有人能以举国之力来对方果兴阿了。而且各派在斗争中,相互牵制,果兴阿也有了左右逢源的机会。能够使出全力的大清,可以轻易的碾碎果兴阿和他的梦想,但是大清的各个派系却没有一个是果兴阿的对手,曾国藩也不行。只要果兴阿不引起全国公愤,他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慢慢去实现他扭转历史的梦想。所以从政治方面考量,咸丰的咽气,对于果兴阿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不过窃喜了几天的果兴阿,今天去宫里看了肃顺,好心情一下子都飞走了。五六天的功夫,肃顺瘦了十斤都不止,整个人都脱相了。人前还在强撑着,只有他和果兴阿两个人的时候,却在不住的垂泪。念念叨叨说着的都是咸丰的各种好,果兴阿越劝他哭的越厉害,怎么也收不住。

    从宫里出来,果兴阿就觉得心里堵得慌,走了一路就堵了一路,而且越来越难受。政治人物没有好坏,人们只关心他们的政绩,有作为的王八蛋也是好皇帝,没作为的烂好人也是坏皇帝。咸丰是一个坏皇帝,不过其实他人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不着调。回想起和咸丰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日子,果兴阿也有点舍不得咸丰了,那是一个一直生活在他身边的人。

    果兴阿就是带着这种悲喜交加的情绪回了军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