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梓宫回銮

    第三百四十九章 梓宫回銮 (第2/3页)

分散载垣等几个白痴的注意力。

    奕欣还是想多了,他根本不需要周祖培去分散谁的注意力,载垣和端华比他想象的要白痴多了。杜翰和匡源等人此时还在后面,并不在驾前,随驾的只有载垣和端华。这俩人也真是肃顺给捧上来的,别说政治敏感度了,连点正常人的警觉都没有,对于两宫召见“外臣”的行为,他们居然熟视无睹。

    “四日密谈”的协议里,可是有非常重要的一条,两宫太后不得召见外臣。现在两宫召见了奕欣等一大批人,完全就是违规操作,载垣和端华理应制止的。就算面子上抹不开,杜翰也早就给他们想好了借口,“年轻叔嫂,理应避嫌!”,一句话就能被奕欣给怼回去。载垣和端华却偏偏没有阻拦,等人家都聊完了,他俩才觉得有点不对劲,然后他俩做出了更白痴选择。为了避免其他几个人埋怨他们,他俩居然把这个消息给扣了,别说给肃顺送信,连杜翰等人都没告诉。

    当天晚上慈禧又派安德海给奕欣送了礼物,这次不是剪纸,而是咸丰的遗物。咸丰喜欢看戏,所以有很多挑戏码时候用的签子,慈禧送给奕欣的正是其中的一枚签子,上面的戏码正是咸丰最后看的《安天会》。奕欣当即明白了慈禧的意思,他们给一个人起了个代号——孙猴子。《安天会》这出戏的结尾,便是孙猴子被天兵天将给抓了起来,慈禧的意思便是孙猴子已经歇菜,不必担心他出来搅局。

    奕欣只是要对付肃顺,夺取大权,对于两宫垂帘这种事他也是很反感的。慈禧之所以能够在与奕欣的谈判中,轻松的得到奕欣认可他垂帘,除了政治上必须拿“垂帘体制”来推翻“赞襄体制”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慈禧掌握了对付孙猴子的杀手锏。

    最后一个麻烦“孙猴子”慈禧都安排好了,奕欣也就没什么可客气的了,周祖培这个棒槌蹦达完了,也该他的人马上场了。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大清朝的重量级人物,武英殿大学士贾桢、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等一齐“闪亮登场”,联名上疏,公开吁请皇太后“亲操政权以振纲纪”。

    而且他们的时间掌握的非常好,他们的奏折递到军机处的时候,载垣、端华等人正在和两宫“见面”,并没有看到他们的奏折。载垣等人“见完了面”,还没回到值庐呢!两宫太后已经再次越过顾命大臣,直接召见恭亲王奕訢,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桂良,以及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等重臣。

    载垣、端华等七个顾命大臣从内宫出来,回到紫禁城隆宗门内的军机处“值庐”(就是军机大臣们的办公室)时,正好碰见恭亲王带领上述诸重臣经过,载垣、端华意识到非比寻常,立即上前询问缘故,恭王径直回答“奉旨觐见”。事已至此,载垣就是再也明白过来了,奕欣此举肯定是有备而来。

    “六叔(宗室排行,载垣比恭王小一辈,故有此称呼)这不是开玩笑吗?我朝的家法,皇太后不能召见外臣,六叔想必也是知道的。” 事态已是十分严重,载垣也只能故作镇静。

    奕欣看着这个老侄儿不说话了,只是微笑,两帮人便僵持在隆宗门。时候不大,有宫内太监适时的出现,郑重传谕召见恭王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