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 活佛(二更)

    第四百三十八 活佛(二更) (第2/3页)

沁左翼三旗,一切都结束了,不但牧民们接受了满洲的进入,连旗卫队也放弃了抵抗,甚至最后连王公们也甘愿交出了自己的权利。并不是两个骑兵旅展示出了惊人的武力,而是因为他们护送来内蒙一个人,拥有如同天神一样的能力,这个人不是穿越者果兴阿,而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大清是中国唯一一个解决了蒙古高原问题的中原王朝,其中有满蒙联姻、精兵入旗、盟旗分化等多种原因,但是黄教也是大清削弱蒙古的一件利器。圣祖康熙皇帝就曾直言不讳的宣称,“建一庙胜养十万兵”。藏传佛教中黄教在蒙古的昌盛,导致蒙古社会近半数的男子落发为僧。这些喇嘛即不从事生产劳动,也不结婚生育,造成了蒙古人口锐减,又要供养王公又要供养僧侣的牧民,也因此生计日益窘迫。

    压在牧民头顶上的,不止是王公和官吏,其中也有数量巨大的上层喇嘛,牧民们不敢反抗,除了对于王公权威的畏惧,也有很多宗教信仰的成分在里面。博日图关系户哈尔巴拉与果兴阿的表弟兼堂弟吉勒章阿率领的两个骑兵旅,带来的年轻人,便是内蒙古六盟黄教的最高统治者——第十七世章嘉活佛业希丹必尼玛。皇上的话是圣旨,果兴阿的命令是军令,违抗了上述二人,不过是一死而已。佛爷的话却是法谕,违逆了法谕不但要死,而且死后还要下地狱的。所以章嘉活佛一出面,一切的争端都没有了,佛爷的法谕大于一切。

    牧民和旗兵们当然会谨遵法谕,王公和上层喇嘛们可没那么乖,何况活佛长期驻锡于京城,蒙古的事务还是他们说了算。如今年仅十七岁的佛爷一句话,便想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权利,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是跟着佛爷一块回来的两个满洲骑兵旅,他们可惹不起。哈尔巴拉虽然是蒙古人,但他现在可只认满洲的大将军,王公们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一盘菜,当然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吉勒章阿不但是最纯粹的满洲人,而且他还姓叶赫那拉,他不仅是在效忠果兴阿,更是在为自己的家族奋斗,别说是蒙古王公了,皇帝老子他都敢弄。毕竟假如果兴阿当了皇帝,他吉勒章阿最次也能混个郡王当当,为了他自己,他也得拼命。现在佛爷在他们手里,王公和喇嘛们如果敢违拗佛爷的法谕,吉勒章阿和哈尔巴拉肯定连考虑都不会考虑,直接就动手清场。

    第十七世章嘉活佛名叫业希丹必尼玛,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转生于甘肃扎拉通。咸丰八年冬,年仅九岁的五世章嘉活佛,便奉旨到达北京朝觐咸丰帝。咸丰九年,五世章嘉向咸丰请假回西宁学经,直到同治元年三月,五世章嘉活佛才再次进京悼念咸丰皇帝。四月丧仪结束之后,五世章嘉活佛再次向同治帝请假到西藏学经。

    在长春改变世界的果兴阿,从来没有想起过这位年轻的活佛,因为在果兴阿的世界里只有*和班禅两位活佛而已。还是邹德归在收服锡林郭勒盟的过程中,发现了佛教在蒙古的巨大势力,这才想起借活佛之力,减小控制蒙东的阻力。邹德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