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七改六

    第九百三十三章 七改六 (第2/3页)

划,做事也比较稳健,没怎么出过风头。慈禧恨他并不是很深,他之所以被排在第一个,只因为官大而已。四章京不过四品,杨深秀一个御史也才六品,康广仁老百姓一个,徐致靖却是实打实的从二品大员,他不排第一个,谁排第一个。

    果兴阿还以为六君子要变七君子呢!结果徐致靖却躲过了一劫。老徐自己是帝党骨干,维新变法期间也没少得罪人,指望朋友捞他,肯定是没戏了。老徐自己盘算了一下,凭他对维新变法的功绩,这次肯定是难逃一死,所以根本没想过能够生还,他家里的子侄更是连棺材都准备好了,好在他家老爷子给力。

    道光二十七年,有两个考生在考棚同时应试,他们一个姓李,一个姓徐。结果姓李的考生得了疟疾,文章没能够完成。姓徐的考生是热心肠,去隔壁探病,李叹息“今科无望,完了“。徐问:“你做了几篇?“李说只誊清一篇,还有两篇是草稿,来不及修改就病了,拿笔哆嗦,无力完篇。徐说给我,我代你整理抄写,递进去试试。结果李一举中了进士,从此平步青云,徐却总是在知县的位置上打转。两人的身份差异非常大,但是同年的感情却异常的深厚,李姓考生半刻也不敢忘了徐年兄的大恩。李姓考生便是合肥宰相李鸿章,而徐姓考生便是徐致靖他家老爷子徐伟侯。

    徐家老爷子已经作古,但是李鸿章还没忘了徐年兄的恩情,徐致靖要完,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他。徐致靖被捕当天,李鸿章便在院子里不停的走溜,徐致靖他一定要救,可是这事他出面只会更糟。眼下虽然罪名还没定,但是消息灵通的老李知道,徐家侄子这次八成是难逃一死。纠结了许久之后,老李最后咬了咬牙决定找荣禄帮忙。

    “年侄徐致靖,是个书呆子,日常好唱昆曲,并不懂新政,拜托荣中堂务必给讲个人情。“李鸿章拉下了老脸,直接找到荣禄哭了一出。

    “徐是要犯啊!变法前后多是他在筹划,康某等人不过跳梁之辈,他才是正主啊!”荣禄表示为难,老徐是帝党中坚,变法前后筹划的事情太多了,如今慈禧正在气头上,他也心虚。

    “年侄一时糊涂,拜托保全他的性命啊!”老李也是拼了,差点跪下给荣禄磕一个,逼得荣禄不得不答应。荣禄名声一般,他其实也是个有见识的,他也要搞洋务,方方面面都需要老李帮忙,实在驳不了老李的面子。

    第二天,荣禄面见慈禧太后,看到判罪名单,第一名就是徐致靖,“斩立决“,下面才是谭嗣同等六人。更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了,他知道徐致靖是要犯,却不知道这哥们儿排名第一呀!

    “太后英明,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不过徐致靖听说是个书呆子,整天在家里唱昆曲,吹笛子,他并不懂新政,恐怕是上当受骗。“荣禄硬着头皮开了口。

    “徐致靖不是好东西,他离间我母子,你为什么袒护他?“慈禧直接就炸了,徐致靖不是维新派,但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