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最后的征途

    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最后的征途 (第2/3页)

中除了果兴阿之外最高的,长期打压也不是办法,果兴阿舍不得把老班底交给他们,只能拿新兵来平衡一下。

    当然博日图的参谋长也是挂名的,果兴阿才不放心把他俩放在一起,博日图这个坏种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放心些。

    \n\n人事调整上果兴阿有些意外,步兵二营的两个连长,吉英只用了一个他从老家带来的金喜。

    另外一个名额,吉英开口向果兴阿要了人,他想要哈坦。果兴阿有些不会玩了,虽然吉英和哈坦两人脾气品性相近,两人在骑兵营吵吵闹闹处的也不错,但果兴阿怎么也没想到吉英会要哈坦。

    眼下是吉英和博日图一个掌权复辟的机会,别说他俩就是慕顺和丰升阿也没少安插自己人,毕竟人都有私心的。

    可是吉英居然要了哈坦,果兴阿不得不说吉英真是个爽朗的汉子。\n\n第二步就是铸炮了,从龙虎营回来之后,果兴阿就一直在研究威远将军炮。

    这种康熙年间的臼炮,不止在康熙年间是先进武器,放在咸丰年间同样是极为犀利。

    无怪后世许多人把戴梓几乎吹到天上去,这哥们儿的确是中国少有的武器天才。

    果兴阿当然要搞一搞改造的,虽然技术条件的制约下能改的地方不多,但他还是在威远将军炮上融入了一些迫击炮的元素。

    减轻了炮身的重量,同时把四轮炮车改成了两轮的可调节支架。\n\n样炮果兴阿初三就搞出了,不过因为缺少黄铜,一直也没大规模生产。

    这次得了王俊送来的八千斤黄铜,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种能发射三十二斤爆炸弹、榴霰弹,射程高达三里的宝贝,一共生产了二十门,包括骑兵在内,每连装备一门,炮兵连装备十门。

    清军的步兵支援火力,有了较大的提升。\n\n赛尚阿和吉英带着新兵营、教导队留守,果兴阿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全部主力出征了。

    两千多人的队伍,终于有了些浩浩荡荡的感觉,坐在马上的果兴阿再次剑指芜湖。

    \n\n果兴阿所部能够肆意劫掠太平军后方,太平军却拿他毫无办法,其实有着深刻的原因。

    果兴阿所部战力极为强大,是其他部队根本无法比拟的,其他清军和太平军作战只能一对一,而果兴阿所部能够一对五,甚至一对十。

    太平军除非集结数万大军,不然一次上个万八千人对战果兴阿,也就能送点人头而已。

    \n\n如果其他清军袭扰太平军,首先考虑的就是粮道问题,不能攻占通衢要津,清军深入敌后无法补给,当然也就歇菜了。

    但攻无不克让果兴阿所部能够从容的以战养战,不用担心粮草问题,也不需要后方补给,可以随意的绕开太平军重兵布防的重镇,肆意在太平军后方游荡。

    \n\n而太平军面对着江南大营清军的压力,根本不能为了果兴阿抽调大量兵力,果兴阿长期肆虐的芜湖地区就是典型案例。

    芜湖驻扎有太平军李世贤的主力部队,果兴阿一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可是李世贤还真不敢不管不顾的去教训果兴阿。

    因为只要芜湖的李世贤一动,江南大营的清军立刻就会在背后捅他一刀,李世贤承担不起丢失芜湖的灾难性后果。

    \n\n果兴阿吸收了二十世纪游击战的各种思想,也是他能够如鱼得水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都还在适应热兵器作战,对于战术战法才刚刚有个概念而已。

    果兴阿的运动战、游击战理念,足足领先了他们七八十年,太平军当然无力招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