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人妙计北塘口

    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人妙计北塘口 (第2/3页)

失,哪里还有可调之兵啊!”僧格林沁也知道大沽口难,但他手里也没有存粮了。

    “哪怕再给一营兵也好啊!”副都统克兴阿随口念叨了一句。

    “休得妄言!”僧格林沁开口训斥道,其实这句话他也很想说,不过朝廷是不能错的。

    “嗻!末将失口了!”克兴阿还能说什么。

    “王爷,不如把北塘的守军调过来吧!”常善保建议道。

    “北塘才有多少人,能顶什么用!”僧格林沁早就想过了,不过北塘守军实在太少,又不能弃防,完全是不济事的。

    “王爷,或可调得!”文祥眼睛亮了一下。

    “那么点人马,有什么用?”僧格林沁眉头紧锁。

    “王爷,下官的意思是,把北塘的人马都调给大沽口各炮台。”文祥解释道。

    “都调来?哪北塘怎么办,弃守!不成、不成,那样夷兵直接就上岸了!”僧格林沁想的是寸土不失御敌于国门之外。

    “王爷,北塘行不得大船,且不通运河,夷兵只能登岸。夷兵若是上了岸,不是正入我瓮中吗?其辈不过倚仗船坚炮利,若是无船无炮哪里还是我大清铁骑的对手,登陆之夷兵,王爷大可聚而歼之。”也不止文祥一个人这样想,所有的清廷官员都认为上了岸的洋人,就变成了发面团,他们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侍郎大人言之有理!”僧格林沁低头思索了起来,文祥的话无异于给他在闷屋子里开了一扇窗。

    “王爷,文大人这话有理,只要洋夷一上岸,我塘沽和新河守军,大可出击,把他们一网打尽!”克兴阿这下可有话说了,文祥本就驻在他哪,两个人交往极多,今天文祥的话更是大对他的胃口。

    第二次大沽战役,首功自然是僧格林沁和恒福的,其余的功劳就都是乐善等防守大沽口炮台的人的,他们新河、塘沽一线的人马啥也没捞着。乐善就是凭着上次的战功,从河北总兵升任的直隶提督。这次如果放一部分洋夷上来,他克兴阿和部下的几个人,也就能升一升了。所有人都没有想过,如果放进来了,打不过怎么办,没人相信英法洋夷在岸上还能打赢他们。洋夷也就是在水里有点能耐,上了岸肯定白给,大清就是不善水战,路上还是无敌的。建国的时候,八旗就打不过明朝的水军,可是路上一样灭了大明,水战打不过没什么丢人的,陆地上还是铁骑们的天下。

    “北塘弃守,可惜了啊!”僧格林沁也同意了这个观点,但是白白放弃北塘,他有些舍不得。

    “侍郎大人,可为我们做一次孔明否!”僧格林沁看向了文祥。

    “王爷可是想到了火烧新野的典故!”文祥笑着问道。

    “不错,小王确有此意,还要侍郎大人代为筹划啊!”僧格林沁就算是扔了北塘,也得让洋夷出点血,不然太不划算了。

    “王爷果然高明,我军可尽撤北塘守军和当地百姓,在北塘密布和,只要洋夷敢入北塘,定要让他们好好的出一出血!”文祥想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