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侮辱猪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侮辱猪了 (第2/3页)

机动等特点大出风头,被称为没有炮身的火炮灵魂。

    从那以后,英军走到哪里都带着康格里夫*,拿破仑战争用它,美英战争也用它,两次鸦片战争欺负中国人也没少了它。二十年间,广州、长江口、南京、天津等地,到处都出现过这玩意儿的身影。这次攻击大沽口和塘沽的时候,英军也用过这东西,不过当时是作为火炮的辅助使用,所以并不显眼。

    真正的悲哀,并不是被打败,而是败的憋屈。清军也曾经制造使用过类似的武器,叫做飞火铜枪,与康格里夫火箭的差异仅仅是尺寸而已。飞火铜枪不是临时的发明创造,也不仿制产品,而是从一本古籍里找到的制造方法。还有一位叫丁拱辰的回族大神,在十年以前就搞出了铁质*的廉价生产办法,让这宝贝更加物美价廉。也就是说中国在明代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金属外壳火箭,而由于没有人重视,制造方法几乎失传,只能从没人看的杂书里找到。所以到了清代还在使用老式火箭,还要受到英国用从中国传到印度的火箭改进的康格里夫火箭的攻击。发明出了廉价的火箭制造方法后又不推广,战后就再也见不到这种火箭的雄姿,这才是真正的耻辱。

    *如流星一般砸入清军骑兵的队列,冲锋的箭头一时被炸的人仰马翻,击溃法军的希望也在一时化为乌有。好在英军的康格里夫*装药量有限,而且果兴阿都解决不了的精准度问题,英国佬也一样没辙,所以骑兵伤亡并不大。现在如果能撑住这一口气,继续冲击法军,局势仍旧大有可为。骑兵们也不是不懂这些,可是他们的马不懂,爆炸的巨大声响和火光,吓坏了这些蒙古高原的生物。受惊的马匹不停的暴跳挣扎,骑兵的骑术如何精良也管不住这些战马了,无可奈何的趴在马背上,无头苍蝇一样狂奔而散。

    “制度啊!”果兴阿仰天长叹,这不是气数问题,这是制度问题。

    清军的战马都是精良的蒙古马,但是这些战马仅仅是身体素质优良而已,心理素质可一点也不优良。因为没有专门的军队管理制度,所有战马都是临时征调。蒙古马可不是圈养的,一年中有几个月是生活在野生环境的,说是半野马也不为过。不仅战场上的战士要接受训练,战马也一样要接受训练,专业培训出来的战马绝对不会枪炮声惊吓到的,这些蒙古马可做不到。

    骑兵们都是开战前刚刚从蒙古征调过来的,他们不是职业军人,而是职业牧民。虽然凭着生活环境造成的勇武,能把人速成成为战士,但是马可不行。战马不畏惧火焰和爆炸,需要长期的模拟环境训练,绝非一两天可以做到的。而这些骑兵从蒙古老家带来的马匹,可是常年在草原上生活,每天就是轻松的溜达和放牧,哪里见过炮弹这种工业制成品。面对身边爆炸的*,人还能凭着勇气坚持,战马可没有爱国情操,它们只想回蒙古老家。

    受惊狂奔的战马,漫无目的的带着骑兵们乱跑,其中很有一部分,跑向了清军的步兵阵列。失去控制的战马可分不清敌友,本就岌岌可危的军阵立时被己方的骑兵给冲散了,清军的溃败彻底的无可挽回。格绷额绝对具备成为名将的潜质,步兵阵列刚一解体,哥们儿就把大旗一收,转身就颠了。主将脱逃,士兵就更没有继续战斗的勇气了,全都成了被狗撵的兔子,风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