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清炮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清炮阵 (第2/3页)

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僧格林沁败得这么快,转眼之间就从天津一路败回了北京,这祭祀自然也就搞不成了。可是咸丰皇帝走得太急,留守的官员门乱了章法,居然就把这防守京城的利器给扔在卢沟桥没人管了。路过此地的毕云涛,二话不说就都给笑纳了,这些祭祀用的火炮都极为威武,可比他之前捡的那些破烂强多了。

    毕云涛一路捡过来,收获非常的丰厚。进口火炮方面,有果兴阿起家时候用过的M1841十二磅*炮、小拿破仑炮,还有克虏伯九磅炮、比利时的八磅炮,以及一大堆果兴阿都不认识的洋炮,也不知大清从哪里淘换来的。国产火炮方面,有堪称康熙年间精品文物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康雍乾时期的神功无敌大将军炮、威远将军炮、耀威大将军炮、甚至是大明天启年间的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炮,清初仿制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还有一些嘉庆之后制造的,名字非常气派的火炮,不过在果兴阿的一再建议下,毕云涛忍痛把它们送回固安回炉了。

    乾隆之前制造的火炮,虽然年岁大了些,但是整体质量还算不错,嘉庆之后的可就完全不行了。也就是外皮看着不错,铸炮材料不过关的,内膛不光滑的,存在大量沙眼的,炮身材质不均匀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毛病应有尽有。果兴阿看了一遍就发现了一大堆的问题,说什么也不敢让毕云涛乱用了。嘉庆以后的这些火炮,杀自己人的功效,绝对要比杀敌的功效高很多。用这种火炮,那就是奔着自杀去的,无怪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江南的守军宁可用明朝古董,也不肯用朝廷新进调拨的火炮。

    毕云涛弄到火炮的同时,也捡到了不少配套的弹丸和*,不过试射了几下以后,所有人都不满意。清朝*的配方还算勉强可以,不过也绝对比不了果兴阿的双基*,一堆大铁球更是和现在固安军使用的高爆弹完全没有可比性。

    毕云涛的一团在弹药供给这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一团就是原来步兵营的老底子,从上到下都是最开始跟着丰升阿混出来的。丰升阿现在正管着兵工厂,同样是供给,丰升阿的手里难免就有些偏私了。毕云涛拿补给也就别人方便的多,一团的各营连基本是要什么有什么,虽然装备都是一样的装备,但是一团的肯定最好,弹药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这次丰升阿再照顾老部下也没办法了,毕云涛弄来的这批火炮实在太过驳杂,而且口径也大部分与固安军现有的装备差距也太大。丰升阿就算专门给毕云涛临时设计一套弹药,马山投入生产,现在也赶不上了。不过毕云涛也有自己的办法,*自然换个计量就可以用了,弹丸这方面这能继续用大铁球。不过之前兵工厂给阿姆斯特朗炮的二十四磅炮生产了一批弹药,毕云涛捡来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刚好口径差不多,加一个底托就能用。

    毕云涛信誓旦旦请出来的这批大将军,就是他之前收罗来的拥有将军封号的这一批古董。正因为有重视火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