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清尘要求

    第一百七十三章、清尘要求 (第3/3页)

鸣一来,不仅处处显摆自己高人一等,还将她们这些正经孙女压得毫无喘息机会,楚家老太太也是、自己亲娘也是。把个外人夸成天仙,自己才是这楚府嫡小姐,却还不如个表小姐来得好。

    如今楚小姐道:“祖母别伤心了,这也是表姐的命分明按着祖母安排,只是晚了些,总能到堂兄身边的。但是表姐太过心急,反而丢了机会送了命,此事与祖母,是毫无干系的。”

    楚老太太听了这话,心里好受不少。

    偏偏柳氏道:“还不是那个天杀的景豫郡主,小小少女,心却狠毒至此!我看她嫁来侯府,还有我们什么好日子过!”

    楚老太太脸一扭,又开始哼哼唧唧,这不舒服那儿疼的,“这么个恶毒人还要进侯府,不是嫌我命长吗?这门亲事若是不成”

    柳氏也道:“是啊,若是不成了,定然要景豫郡主名声扫地,再没脸面出来了!”

    “娘,祖母,万万不可。”楚小姐吓了一跳,赶紧劝阻,“这门亲事是太后皇上点头,若是毁了,哪里是景豫郡主没脸面,您觉得太后能绕过幕后主使的人吗?”

    楚家老太太心情平静些许,道:“舒尔说得对,待她嫁进来之后,咱们如何折腾她不行?老大家的媳妇儿,前些日子倒是发威了一次,不过我看她还是没那个胆子。说不准就是景豫郡主教唆的她,回来跟我们翻脸呢。”

    “是啊娘,咱们不妨商量商量,等那小郡主嫁过来,如何折腾她的好。”

    一群人在这儿商量如何折腾景豫郡主,害的朱承瑾连打了几个喷嚏。

    崔然等人都笑道,这是好事将近,有人念叨郡主呢。

    朱承瑾闷闷道:“也不能这么念叨啊,这么几天我都打了多少喷嚏了,分明是伤风了。”

    满堂端一碗汤药来,“郡主,老人不是常说偶尔小病一场还是好事儿吗?”

    朱承瑾接过药碗,拧着眉头一饮而尽,叹道:“太苦了。不过也比姜神医好上许多,以往姜神医煮的药我总觉得只放了一味黄连。”

    “郑御医是伺候主子的,自然在这上面要下功夫,他最近一直在熬药膳,结果吃不完,都分给了奴才们,瞧瞧满堂这下巴,可真是珠圆玉润了。”珠玉调侃满堂,换来满堂不满嘟囔。

    “要我看郑御医做御医是屈才了,改做御厨才对。”

    几个人又打闹了一会儿,便有人道:“郡主,荀王妃快到了。”

    崔然等人忙各司其职,为朱承瑾整理好衣冠,朱承瑾亲自迎到门口,荀王妃一眼看到便快走几步,将朱承瑾推回了屋里:“还病着呢,怎么又出来受风,我瞧着你屋里还不够暖和”

    “足够暖和了,王妃娘娘是太过挂念我。”

    “这次来啊,主要是我将郡主的嫁妆大致列了个单子章程,郡主过目。”

    朱承瑾尤其放心这方面的事儿:“王妃娘娘何必如此,你做事我若还是怀疑,岂不是太伤情分。”

    “即使如此,郡主也要看过,我才放心呢。”荀王妃坚持如此,“尤其是,这里面还有您母妃留下的嫁妆,王爷的意思是分为两份儿,首饰、贵重的东西都让郡主带着,书籍古画则留给世子爷。”

    “我倒还眼馋那些书呢,”朱承瑾道,“既然是父王的意思,便如此吧。”

    沈王妃留下的书籍,大多是当初沈家多年搜集而来的孤本古籍,市面上根本见不到,游记杂学都十分有趣。如果说首饰有价,那么这些书便是无价的,盛世修典,传承文脉。日后若是太子想扬国威,不仅仅需要平定外邦,传扬永远是第一位。

    为何胡虏无百年之运?

    汉人杀不绝,汉文化不朽。

    “既然郡主是这个意思,不妨与王爷提一句,”荀王妃倒是不懂这一层,“不如您与世子爷一人一半?”

    “都留在王府也无妨,”朱承瑾前些日子看了看太后皇帝皇后给自己准备的嫁妆,觉得够花十辈子的了,“就当是母妃留给儿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