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

    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 (第2/3页)

在广州的城楼上聊了大半天之后才散去,杨天成和王厚纯领衔的江南指挥部安排柴嘉率兵北上贺州汇合陈宇扫荡粤北地区,薛万里率领东线主力兵马从端州出发攻击叶广略和庞巨昭,广州一战庞大的战俘也交给随后赶来的后勤部,就地加入了重建广州的步伐当中。

    十几万人一起动手,广州城内的废墟被迅速清理,周边的流民也被军方指引前来广州落户,后勤的运输船队在广州码头被修缮之后直接沿着珠江抵达广州城下,海量的物资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运抵,让广州的发展有了充足的动力。得益于中原和江南各地今年的收成和天策军收复速度,逐渐成型的贸易让徐家为首的五大豪商甚至都暂时放弃了前往日本的想法,全力加入这场北方物资南调的洪流当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陵张家张启山组建的长江航运公司也逐渐焕发出后来者的优势,将长江沿岸的各区域连通起来,这样一来远至川蜀、楚地的物资被迅速运抵至杭州,然后装船运往南方,整个长江水系也彻底和运河水系连接在一起,加入了这场全国联动的贸易洪流之中。

    有了张家航运公司的加入,北方各省区的压力顿时大减,川蜀和荆楚各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粮食被激发出来,广州以及福建等地重建需要的海量物资也有了解决的办法,长江的江面上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甚至一度超过了运河,李玄清心目中的黄金水道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后顾之忧被异军突起的张家解决之后,李玄清和岑天时顾不得去想这些,开始帮助杨秋一起规划广州的发展,因为之前有建设汕头港的经验,杨秋将广州城原本的格局全部给推翻,按照李玄清从后世带来的理念,以码头港口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在原有的广州码头的基础上一口气兴建了五个深水停泊码头,用最新式的水泥栈桥替代了原有的木质结构,长长的足有上百米的前伸式码头配合最新式的灯塔让整个广州港焕然一新,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广州城似乎全部变了样,在十几万战俘和无数的百姓的努力之下,广州地区重新从战火中走了出来,大唐帝国依靠着李玄清和岑天时等人的辛苦赢得了民心。

    “杨秋,下一步就是恢复民生了,好在广州这边也不全靠农业,大部分时间除了珠江平原的产出,更多的还是依靠海洋。所以在民生这一块,海洋渔业是重点,要记住一点,希望来自于海洋,财富来自于海洋。”李玄清拍了拍这十几天连续作战双眼发红的岑天时肃然道:“大唐帝国要想承前启后,就必须懂得这一点,陆地上我们汉人从来都是领衔天下之巅,但是在海洋探索上面我们做的未必比其他民族做的好。要把这种观念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明白,大唐帝国的希望不能没有海洋。”

    “皇上,杨秋这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将修建港口和码头作为广州发展的第一步,等到城内和周边理清楚之后就会全力以赴发展贸易,不光是和帝国内部其他地区进行贸易,而且还会想办法和周边的其他地方发展贸易,争取早日恢复天宝年间广州城的盛景,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大唐帝国的广州是一个国际大都会。”

    “我和岑先生明天就要启程回长安了,希望剩下的时间里你制定一份详细的规划带回去,广州、杭州是帝国既定的南方经济中心,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带动周边,辐射整个帝国南方区域。”李玄清摆摆手让杨秋不要这么郑重,继续道:“南方物产丰富,也不像北方那样久受战乱,人口凋敝,所以发展起来会很快的,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玄清刚说完,胡小四匆匆走了过来,岑天时笑道:“小四这都大半个月了,你这宝藏挖的怎么样了?那个刘昌鲁昨天都被押送长安了你也没去看看,难不成你把他们家的宝贝都找出来了?”

    “那是,也不看看我在黔北是怎么干的?你没看后勤部船队带回去的那一箱箱金银珠宝和成箱的铜钱不都是我的功劳吗?除此之外我还让小虎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