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朝上国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朝上国 (第2/3页)

,鏖战数年之久,从河西出发直接一路打到万里之外的地中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征军终于开始班师还朝,在帝国宣传部和传媒集团的铺天盖地宣传之下,这支英雄的军队得到了举国的关注,回国途中无数的百姓自发的在沿途各城市为所有部队送去祝福。西征军经略西北的这数年时间内除了打下了一片浩瀚的领土,让帝国从东到西用了了数万里的版图,还在西北屯军驻扎的时候帮助西北建设和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时至今日,疏勒附近的那大大小小上百家工厂和农场牧场基本上都是西征军的这些将士们战斗之余协助当地百姓建立起来的。而且后勤部西北基地也抽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冬季的时候走入民间帮助疾苦的百姓。所以一听说这些军队要返回国内,这些收益的百姓几乎是日夜不停带着自己最珍贵的礼物前来送别昔日帮助自己的恩人。这一度让原本就定好的归程计划一推再推,甚至万毅等西征军高层面对汹涌的百姓的举动都手足无措。不过好在总参的班师命令并不是让所有军队一次性全部返回,这才让这些百姓没有追着火车一路跟到中原。

    西征军班师之后,西北军区开始正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由于哈穆德和张胜的来自西北的将领除了前往长安朝见李玄清之后还要再返回来,所以总参将西北军区一分为三,原有的西北军区统辖安西旧地,并在此基础上新增地中海军区,总部设在埃及,和海军陆战队联署办公,由张胜的安西兵团作为驻守军队,波斯军区则由海军陆战队在西洋的总部所在地,由原本的卧龙港守备将领李桂新接任,至于深入小亚细亚的中亚军区继续由哈穆德率领回鹘兵团驻守。这样一来在重新分配了西北地区的防务之后,三个军区都保留了基本的作战力量,可以应对基本的突发情况,大唐西北从此迎来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由于靠近泰西,所以在军事上得到保障之后当地的经济也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新成立的埃及行省,因为在大唐和泰西各国的往来开始增多,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而大食帝国分裂之后除了犹太王国之外,另外五国都想得到当初和大唐签订条约时的股份份额,所以时争得不可开交。只不过阿耶比的巴格达哈里发王国虽然以昔日的大食帝国继承者的身份自居,但是却被天方王国割断了陆地联系,所以双方光是口水仗都打了好几年,随后阿姆杜拉甚至率军和对方打了一仗,才在新式海军舰队的帮助下强行逼退了对方的要求,和大唐签订了续约。而正是因为如此,阿耶比领导的巴格达哈里发王国迅速从战后的艰难困境中脱颖而出,逐步恢复。而且阿耶比本身和大唐商界的良好关系也吸引了更多的大唐贸易份额,是的巴格达虽然没办法继续恢复昔日的辉煌盛景,但是却明显超出其他各国实力一大截。

    不过不论这五国如何争执,却动摇不了大唐的地位。在泰西诸国和大唐缔结公约之后,阿耶比也率先相应,表示巴格达承认长安公约,并且表示巴格达会继续向大唐朝贡,作为大唐的藩属国,巴格达愿意跟随大唐的步伐。他的这一举动在随后也让其他五国纷纷向长安派遣特使,上表称臣,甚至原本最顽固的天方王国都开始转变态度,在被阿姆杜拉率军击败之后意识到和对方存在的差距之后,也拿出了巨额财富前往大唐订购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企图准备翻盘。但是天方王国本身只是作为昔日的大食帝国的宗教起源地,平时的政务甚至都是让教宗负责处置,所以就算是有大量的大唐新式武器的涌入,短时间内军队的战力也根本不可能和阿姆杜拉手中百战余生的将士相比。但是天方王国的这种举动还是让地中海沿岸的犹太王国如临大敌,因为其占领的是耶路撒冷,所以虽然面积狭小,但是依然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