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春秋大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三章 春秋大义 (第1/3页)

虽说熬了一宿,周澈没打算睡觉,只是小眯了会。

    大白天的睡觉,不太合适。“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如果传出去,定然会被人嗤笑。他回到南屋,从行李中找出件袍子穿上,踱步到前院。

    时辰尚早,前院诸人多还在安睡,只有庆锋起来了,正拿着扫帚在院中扫地。

    “澈君,这么早就起来了?”

    周澈笑道:“阿庆起的不是更早?来,我帮你。”拿了个陶盆折回后院,从井中打了水,端过来,用手撩着,洒到地上。两个人一个扫地,一个洒水,很快把前院打扫干净。盆中还剩了点水,周澈见院门已开,便走到门口,泼到了外边。

    此时天未大亮,晨曦在东方展开,映衬出远处山林如黛,衬托出近处田野青翠。诸个里落如星罗棋布,散布田野间,偶有鸡鸣犬吠的声音从其中遥遥传出,没有喧闹,给人静怡的感觉。院舍前的管道上没有人,向南北延伸,望不到尽头,仿似一条黄带,将大地分成两半。

    又一个汉帝国的早晨,和往常一样,悄悄地来到了。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这天气,就要冷起来了。”凉凉的晨风吹动周澈的衣袍,他没觉得凉,反而精神一振。

    庆锋说道:“可不是么?秋分都过了,没两天就是寒露。莫看中午的日头还毒,说要变天也是快得很。”

    晨光渐渐亮了起来,贴在天边的月弦,先是变成淡淡的一抹,继而消失不见。东方云霞灿烂,光芒四射,一轮朝阳跃出了地面,给山林、给田野都染上了红彤彤的色彩。

    庆锋拄着扫帚,站在周澈的身边儿。两人一时都默不作声,静静地观赏这大自然瑰丽的景象。

    周澈捏了捏手中的杂草,听着庆锋白话春去秋来,想到姜枫因老父受辱,就愤而杀之,心中感慨--两汉以孝治天下,孝武皇帝又独尊儒术,《春秋》大义以及诸经讲义非宋明之解。

    姜枫之所以会这么做,与当时的风尚有关:“《春秋》之义,子不报仇,非子也”。

    《春秋》讲了很多复仇的故事。董仲舒说:“《春秋》之义,臣不讨贼非臣,子不复仇非子也。”

    周澈忽然回忆起在洛阳的时候,听到过洛阳太学生谈论过时任九江太守的阳球,也是因为年少时父母受到侮辱而杀人。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家世大姓冠盖。球能击剑,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

    因这种风气,社会上广泛存在对复仇者的同情和支持,当时的官吏如果给复仇者减刑或者放走他们,会得到民间的称赞。

    如和周澈同郡的郅恽---为友人董子张复仇。

    董子张的父亲被乡人所害,后来董子张生病,快死了,郅恽去看他,董子张歔欷不能言,郅恽对他说:“我知道你这不是在哀伤你要死了,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仇还没报,你活的时候我不能帮你,你快死了,我帮你复仇。”说完就带宾客去杀了董子张的仇人,取其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