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堪舆谶纬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十三章 堪舆谶纬 (第1/3页)

次日,刘表一早就走了,和袁术一样连个招呼都没打,同样是留下宿费。刘表迎着阳光走在官道上,道路两旁的麦子随风而动,他回头望了望横路亭,开口感叹道:“藤溪山水趣,曲流生太极。漫步行两仪,此地有王气。”

    “家君好兴致啊,小人冒昧,敢问此诗何解?”阿福问道。

    “福啊,你跟随我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悟性啊...”刘表笑笑。

    “家君,你就告诉俺吧。”

    “横路此地,山环水曲,亭南藤溪破开那里的山丘,形成‘太极’之地形,藏风得水,浑然天成。”刘表抚了抚短须道。

    “家君妙哉!堪舆之道又进一层。”阿福执礼恭贺。

    “惭愧,惭愧。和庞德公一比,真是萤火岂敢于皓月争辉。堪舆者,堪,天道;舆,地道。精要之髓在于风水也。天道降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刘表一副感叹的样子。

    刘表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风水”理论的根本:以“生气”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后世所谓的风水师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寻求能够藏风、得水、具有生气的吉地,用于安葬或是修建住宅,以便人们的发展繁衍。

    刘表作为儒生为什么会说这堪舆谶纬之道?

    因为这种学术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儒家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

    东汉初年儒家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儒家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谶纬与经学的结合,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谶纬之学在东汉末年渐衰。在隋朝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剥离了出去。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家君,那庞德公可是前几月俺们去拜访的那个荆襄名士?他不是不在荆州么?”阿福搓了搓脑袋道。

    “然也。可是遇见他的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德操,水镜先生说了一些庞德公的轶事....”刘表一副膜拜的样子。

    “家君,到底是啥事,可让家君如此表情。”

    “岂是汝可知也。”刘表微怒。

    “诺!家君息怒,是小的逾越了。”

    “好了,走吧,咱们快些赶到京师。”刘表挥了挥手。

    不过刘表此时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汝南周氏渊源岐山,周公礼教流芳八百。难道大周八百载王朝气运,还未消失殆尽?荆襄庞德公的天机布局难道遗漏了?吾观横路此地,得“太极”堪舆地势,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