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地主老财

    第四十五章 地主老财 (第2/3页)

个小,只能放一柄宝剑,而面前的这两个大很多。

    唯一点就是和后世那种常见的兵器架子不同,它不是敞开似平放的,而是竖直的。

    就拿眼前这个来说,下为方形底座,其上为一个菱形木柱,木柱上边承托方形的木板,木板竖立,分为五层,每一层上边都有托钩,总共十个。兵器就放在托钩上。如果是放置刀、剑的话,两个托钩上放一个。

    其中一个架子上放了五柄环首刀,另外一个上面则挂了两支弩。

    文倓指着兵器架,说道:“刀皆产自蜀中琴氏,唐家铸造的百炼钢刀,每刀值钱三千。弩乃陈国所制,俱为佳品,每弩值钱万五千。……,澈君,你从县城中来,又是名家子弟,见多识广,俺请教你,我家中的刀、弩算不算精良?”

    “陈国”,即今河南周口一带,孝明皇帝将此地封给了他的儿子陈王刘羡,是为陈国,位处汝南郡的东北边,距离周澈亭部差不多两百多里地

    现今的陈王是刘羡的曾孙--刘宠,擅长弩射,十发十中,并且能“中皆同处”,准头了得。因他好弩,所以府库中藏有数千的强弩。——但是,陈王善射,却并不代表“陈国的弩”就是好的。因为相距较远,周澈看不清那两支弩的形制,也不能贸然提出试试,但隐隐觉得,如果真是产自陈国,估计值不了一万五千钱,他说道:“蜀刀的锋锐天下皆知,当然精良。”

    他只说刀,不说弩。周仓听出了意思,瞧了他一眼。文倓却没有听出来,回身指向前院、中院,说道:“这些刀、弩只是我家藏兵的一部分,前院所住的奴婢不说,中院所住之族人亦多有佩刀。我家徒附、奴婢,加上族人,本家人,四五十余口。俺想请问诸君,算不算人众?”

    大户人家的庄园,有的方圆数十里,住民上千,比起他们,四五十人实在不多,但只就横路亭来讲,坪南里整个里也才几百口人,他们一个庄子顶得上小半个里了,周澈答道:“自然算是人众。”

    文倓转回身,又向前指,说道:“这是俺家的仓楼,存满时,可储粮千石,足够我庄中人吃用一年有余。俺请教诸君,算不算粮多?”

    仓楼在左边的后头,挨着场地,总共有两座,三层高,墙壁上有花纹装饰,开有小窗。两座楼顶的正脊端头分别有一只苍鹰,相向而立。

    那苍鹰昂首翘尾,栩栩如生。周澈瞧了眼仓楼,又瞧了眼昂首直立的文倓,笑道:“算多。”

    “请诸君跟俺这边来。”

    文倓迈开大步,昂首挺胸,又在小奴的侍从下,领着周澈三人走到院子的右边。右边有座门,关闭着,他示意小奴推开。门后是一大片的菜圃,地畦齐整,设有渠道,可以浇灌。菜圃再往前,是果园,种的有梨、枣、杨梅等树。果园的外边便是庄子的围墙了。

    “粮可供庄中人吃一年有余,若再加上菜、果,请问诸君,够不够两年吃用?”

    “足够了。”

    文倓昂着头,又指点四面围墙,说道:“俺家的围墙高三丈,费时两年,墙外并有沟渠,墙内又有望楼、角楼,请问,这算不算坚固?”

    周澈大概已猜出了他的意思,笑道:“坚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