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市恩扬名

    第六十九章 市恩扬名 (第3/3页)

么做”?当时他不知道,现在他知道了。所以,在拿到许阳送来的钱后,第二天,他就召见了各里的里长,在后院的室内商议这笔钱该怎么使用。

    ——顺便介绍了姜枫给他们认识:“这是我外地来的一个朋友,路上遇到劫贼,被毁了容貌。”

    现下世道不宁、道路不靖,流民多有、群盗蜂起,远行的旅人碰到劫贼实在司空见惯。里长们虽有些奇怪是哪里的蟊贼居然狠辣到毁人面容,但没有对此生疑。

    周澈在本亭威信渐立,他们都很客气地与姜枫见礼。见礼毕,姜枫不愿与他们多说话,退回卧室。

    周澈笑与诸人说道:“乡亭许君闻本亭里民贫困,心有不忍,固遣人送了两块金饼来,欲以略补诸位里中的缺乏。我今天请诸位来便是为了此事。大家议议这钱该怎么用?”

    里长们吃了一惊:“许阳送了钱来?两块金饼?”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周澈捧许阳,同时反过来,许阳的连番举动实际上也捧了他。先是不收邢刚的欠债,接着又送两块金饼来。里长们本以为对周澈已是高看一眼,此时却发现原来他们“高看”得还不够!周澈只是一个亭部副长,能折服许阳已出人意料了,而这许阳居然还又送了“两块金饼”来!要知,便是本乡的有秩蔷夫秦波,许阳也从没送过一文钱给他!

    短暂的惊愕过后,诸人回过神来:“两块金饼,三四万钱!”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望向周澈的目光一个个变得热切起来。

    泰坪里的里长何举说道:“许君周人之急,令人钦服。”

    坪北里的里长铁明打断他的话,谄笑阿谀:“许君固然周人之急,但他怎么不周济别的亭部?该佩服的是澈君才对!……,澈君,小人里中正是缺钱!”

    他话音未落,坪南里的里长急急插嘴:“小人里中也是缺钱!”

    话头一打开,里长们互不相让,吵嚷争先。有说也要买桑苗的;有说要修葺里墙的;有说本里孤寡太多,冬天来了,要出钱抚慰的。等等种种,各种理由都有。

    一直吵嚷了一个多时辰,没个结果出来。

    在这期间,周澈没怎么说话,只是微笑着听他们彼此相争,等到室外的日头渐渐移中,快到午时,才开口说道:“诸君所言,我皆闻之。诸君里中所需,我亦知之。诸位且听我言如何?”

    诸里的里长停下争吵,皆恭谨说道:“请澈君说。”

    “亭中六里,你们或要修葺里墙、或要抚慰孤寡、或要买桑苗、或要种葱韭,这都是应该的。不过事有先后、人有轻重,虽都应该,却也应分出一个轻重缓急。你们说对么?”

    “对。”

    “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当是抚慰孤寡,其次修葺里墙,再次桑苗、葱韭。你们说对么?”

    孤寡无人赡养,不抚慰可能就渡过不了这个冬天。里墙是用来防备寇贼的,不修葺好,可能就会被强人冒犯。这两者都事关人命,所以是最重要的。桑苗、葱韭虽也重要,关系到来年的收入,但相比之下就不是那么紧急了。

    诸人皆道:“对。”

    “如此,则这笔钱首先应用来抚恤孤寡,其次应用来修葺里墙。若有剩余,再买桑苗、葱韭。诸位以为如何?”

    抚慰孤寡的坪南里,修葺里墙的是坪北里,他们两个里的里长非常赞同。铁明奉承拍马屁,说道:“澈君神明,正该如此!”剩下的几个里就不乐意了,但碍于周澈的威信,不敢说话。

    周澈注意到了他们的表情,笑道:“亭部是公平公正的,不会厚此薄彼。这‘抚慰孤寡’、‘修葺里墙’两条并不是单独给坪北、坪南两里的,而是每个里都有份。如何?”

    藤溪、昌文里的里长闻言,顿时欢喜,都说道:“澈君神明,正该如此!”

    “既然你们同意,那就回去计算一下各该需多少钱财,算好了,来亭舍找庆君领取。”

    诸里的里长们争执半天不得结果,周澈三言两语分派停当。

    里长们回到本里,与里父老等说起此事,泰坪里的陈盼这样评价说道:“钱只两金,里有六处。若依各里所需,万金不足!澈君弃轻取重,一视同仁,可谓公正擅断!”

    陈盼是本地最有名望的太平道信徒,诸里的里民们多有“受其恩惠”的,听了他这句评价后,人人皆以为然。再联系到许阳主动送钱这件事,里民们不但服气周澈的公正断事,并且认为周澈有“教人向善”的功劳。

    次日,各里的里长算好了需要的费用,分别来亭中领取。最后差了两千钱,周澈本欲先欠着,等休沐的时候再回家拿钱补上,但被文博听说了,当时就亲自送了两千钱来。周澈推辞不得,只得接受。此事传出去后,“教人向善”这四个字的评语越发落实了。

    回顾周澈从任职亭部至今,所作所为似乎都没有太突出的,但在不知不觉间,他的名望不仅在本亭达到了极点,并且通过亭部中一千多人的人口相传,也渐渐传到了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