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三老论政
第九十八章 三老论政 (第3/3页)
大姓有三,显德里许氏、安宅里陈氏、戈里秦氏,分别在乡、安、戈三亭。”
能称得上大姓的至少有两个条件,一个族人多,一个有钱有权,其中又以有权为重。横路亭的文家,虽是乡中富户,但族人不多,也没什么权势,因此称不上大姓。
周澈说的这几个姓,许氏不必多说了,乡中首富,与颍川阳翟黄氏有关系。陈氏也不必说了,陈华乃中常侍郭胜家的宾客。秦氏,即前任乡有秩秦波的家族,论其家产,或还不及文家,但有秦波一人便足称乡中大姓了。
田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你少说了一个。”
“少说了一个?还有哪个?”
“雀阳里季氏,在桑阳亭中。”
“季氏?”
田宽说道:“季氏又称季孙氏,春秋鲁国贵族季友之后。汉初,诸季被高祖徙到京兆充实户口;经王莽篡权,赤眉、绿林之乱,光武中兴,建武年间,季氏里有一人来本郡为官,遂留下了一个分支在此。”
周澈低头寻思多时,想不起来本郡、本县、本乡有什么姓季的官吏,问道:“小子孤陋寡闻,不知季氏族中有何人在郡县乡中为吏?”
“本乡四姓,许、陈、秦皆以权钱威行,霸乡中,季氏独以暴桀横行。”
“独以暴桀横行?”
“先秦齐鲁之地的风俗本就贪利、轻仁德,好奢侈、崇武烈,被高祖徙去京兆后亦不改其风。季氏自落户本乡便不事生产,专一强豪意气为业,其族中多出轻侠之辈,横行闾里,多为不法,历任有秩乡长皆不能感化之,吾今忝为三老,亦无能为力。”
周澈疑惑地想道:“听此讲述,这分明就是一个轻侠世家。——只是奇怪,却为何从未听姜枫说过?”他在横路亭时,后来与姜枫同室而眠,夜里常聊天说话到很晚,也曾问过姜枫本乡的出名轻侠,姜枫从没有提起过有姓季的,暗定主意,“待会儿需得再向姜枫询问一二。”
田宽说话久了,嗓子不舒服,咳嗽了两声,又端起木椀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本乡风俗敦厚,乡民淳朴,民好治,唯此四姓不好治。秦君为政虽不扰民,然对此四姓却太过宽容,多有放纵。——要说到放纵,你也该有体会才是,如果秦君政严,又岂会出现许阳逼债套妻之事?今君接任乡长,若想有作为,可从此处下手。……,你问吾该如何施政,吾所知者只有这些。”
周澈下车伊始便来拜访田宽,看似恭敬非常,其实只是表象,也就是一个态度罢了,就本心而言,他对这次见面只是抱着“敷衍公事”的想法而已。想他一个后生小子,还是外乡人,田宽都六十岁了,本乡人,两人以前从没见过面,难道还能指望一见之下,就能给他什么金玉良言么?——他可从没认为自己是个有这么大魅力的人
不过在听完了田宽对四姓的评价和对秦波婉转的批评,以及对自己日后施政的建议后,周澈已是肃然起敬了。
两人初次见面,交浅言深,君子所忌,然而田宽却毫不遮掩,坦诚直言,明确地说希望周澈能一改前任的“弊政”,不再放纵乡中四姓。
如他所言,四姓共霸乡中,威风可见,他不会不知道说出这些话的后果,一旦传出,必会将四姓得罪,更会将已升任县中门下主记的秦波得罪,可他还是说了。所为者何?——无非是为了百姓。
联系到他刚才对书籍的态度,周澈心道:“此公敦实守道,质诚耿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平怨断狱,县乡颂扬;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怀才不遇,不获升迁。所幸其虽止步斗食,归乡后却被举为三老。”他恭敬地说道:“多谢田公赐教。”
“不必谢吾。若你能将四姓治好,吾替乡民谢君。”
……
今天是初来拜访,停留太久不合适,又说了一会儿话,周澈告辞离去。
田宽命田熙代他相送,在把周澈诸人送到里门外后,田熙迟疑了一下,说道:“周君,能借一步说话么?”
周澈随着他走到一边,笑道:“适才与足下家尊一席谈,使我盲眼生明,今后施政便有的放矢,不会无所下手了。……,田君,你是不是也有良言教我?在下洗耳恭听。”
“周君俊才,熙浅陋,无以教君。请君移步只是因为有一件事,想求君应允。”
“何事?”
田熙长揖到地,恳求道:“求周君莫要将家君适才说的话告诉别人。”
周澈微微愕然,随即明白过来,田熙指的定是田宽适才所说之“四姓”云云。瞧着田熙乞求不安的神情,他面色不变,心中想道:“虎父犬子!田公耿介质诚,使人生敬,其子却庸劣惧强,令人....唉o(︶︿︶)o。”含笑应道,“这是自然,田君放心便是!我必守口如瓶。”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