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18--不是……

    第457章 18--不是…… (第3/3页)

至陌生人。路人丢失钱包、证件,拾到者很快联系到失主,将遗失物品归还。许多卖货的人只需把货物摆在路边,放一个装钱的盒子即可,无人看管也不必担心货物和钱会被别人拿走。这种信任也体现在丹麦人民和政府之间。在丹麦,政府部门很少有腐败现象出现,法律健全。居民愿意缴税,他们相信政府能妥当地统一支配、使用税收,将其用于维持高福利社会的运转。丹麦也因此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

    …………

    大学毕业的丹麦小伙喜欢在杂货店工作

    聚会上,导师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他还未下班的大儿子,讲述儿子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仍然喜欢去杂货店工作的逸闻趣事。正当大家听得全神贯注之时,导师的大儿子悄悄出现在我们身后。他热情地和大家一一握手,脸上没有丝毫疲惫,带着一种不易觉察的骄傲和喜悦。

    在全民享有终生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这个国度,即使不工作也衣食无忧。大多数丹麦人的梦想,或者说,他们已经基本实现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轻松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追求让自己的内心感到满足和平静的东西。

    在丹麦,弱势群体与富人同样受尊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丹麦贫富差距为世界第二低,在发达国家里则是全球最低。在丹麦,基本上没有穷人,这得益于丹麦的社会福利与教育制度。

    丹麦学校不选“三好学生”,孩子们在12岁以下都是没有成绩单的,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天赋,不鼓励比较。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读书还可以领钱。18岁以上的学生可以领生活津贴,金额多少视学生是否住在家里而定。

    “终生学习”在这个国家不是口号。在丹麦,平均每人借书率为世界第二,人们对学习抱有热忱。当然,某种程度上,丹麦人爱学习也是因为没有学费的障碍。丹麦公民即使就读于私立学校,政府也会补助75%的学费。因此,送孩子读丹麦的私立学校并不是身份地位财力的象征,而往往只是出于让孩子学习特殊才艺的目的。

    在丹麦,许多政要的学历不高,甚至不乏高中毕业生,但通过终身学习,他们同样可以治国。当农夫也好,当工匠也罢,对丹麦年轻人来说都是正常的人生选择,因为职业不分贵贱,没人后悔入错行。瑞士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丹麦是全球工资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瑞士,但丹麦哥本哈根的年工作时间比西欧国家少100小时。

    当黑夜长达近20小时的冬季来临,也意味着丹麦人的学习季节到了。丹麦是有名的“club”国家,尤其入冬后,人们充分利用黑暗时刻参加各类学习俱乐部。港口旁,一排排宝蓝、鹅黄、橘红、浅绿色的老木屋,令人在其中学习时多了一份好心情。

    在与童话王国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丹麦的纯净美好。说起这次北欧留学经历给我带来的财富,一言以蔽之,就是“心怀童真,追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