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度量衡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40章 度量衡 (第1/3页)

    穿越后第四十一天。

    送走杨平威一行人,众人又一窝蜂似的涌向公示栏,他们昨天就得到通知,今天有一项政令要宣布。

    等人都赶到公示栏处时,发现那儿的空地上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几件工具,有像尺子的长木条,有像秤砣的铁疙瘩,还有几只木桶和升子。

    齐预已经站在公示栏前等了有段时间,只见其拿着一只铁皮喇叭,将其举到嘴边,说道:“肃静!肃静!”

    自从公示栏立起来的那一刻起,齐预就有了这个新职位——政策宣讲人。

    他今天要宣讲的就是李康和文教司经过几天的“探讨”才确定的全新一套“度量衡”。

    除了单位名称是采用的赵嗣业等人的意见,其他的进制之类的全是李康的意思,接近于现代单位。主要是古代的单位进制太令人蛋疼了,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什么的也不知道是哪个脑抽的家伙想出来的(说不定人家当时还是根据五行八卦阴阳轮转推算出来的呢)。

    度量衡中的度指的就是长度单位,李康没有采用米、千米这样的现代单位,照旧采用了里尺寸分这四级旧式单位,且1里等于500尺、1尺=10寸=100分。

    别看名字虽然和古代相同,其所表示的长度却不同,“尺”被李康强制挪移到“米”的长度。而且为了确定长度,李康直接从系统那兑换了一米、一分米、一厘米长的青铜长条各一根,然后作为标杆让木匠打造对应的一尺长、一寸长、一分长的尺子就行了。

    齐预一边叙述着新颁布的长度单位,一边拿着桌子上的几把木尺介绍着,说完长度单位,齐预给众人一段时间消化后,接着开始介绍“量”。

    “量”指的是容量单位,在古代这种单位特别复杂,有好几套班子。其专用名称有石、升、斗、斛、豆、区、釜、钟、圭、抄、撮、勺、合以及溢、掬等。李康在其中筛选了一番,最终只选择了石、斗、升三个最为人熟知的单位,进制采用的是十进制。而且,李康还由此引申出体积单位,用的是立方尺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