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开机

    第六十二章 开机 (第2/3页)

做好了记号,这对演员是一个提示,免得演员演着演着走到镜头外面去了。

    紧接着,胡君和张婧初被带到表演区域之外,由张然给他们详细分析角色在这场戏的动机、心理状态和表演要求等等,就是平常所说的讲戏。

    与此同时,掌机员带领摄影组按照摄影师陈庆华的要求摆放摄影机,铺排轨道,排练运动;而陈庆华自己则与灯光师合作,开始布光。

    电影布光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测光表测光的亮度,需要测光的色温,只有光线的各项参数准确才能拍出最好的画面来。因此布光是所有部门中最慢的,耗费的时间最多,正常状况下布置一个全景大概需要45分钟,布置一个特写镜头也要15分钟。

    在灯光师忙碌的同时,其他部门也没闲着,录音助理则开始为有台词的演员安装无线话筒;美工人员会与掌机员合作,按照摄影机的镜头所见范围清理场地,添置、整理道具;副导演则布置作为人肉背景的群众演员走位,增加真实感和气氛渲染。

    剧组要拍的一场戏是室外戏,时间是在下午,张然要求阳光必须照在演员的脸上,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这样能够与故事的阴森形成一种反差。

    不过现在是早上,太阳也还没出来,因此灯光师必须模拟下午的太阳,进行布光。

    等布光大致完成,副导演让演员重新回到演区,张然开始指导演员在表演区域内进行排练。

    这时的排练主要是对表演的细节进行调整,讲明演员在接下来要表演的一个场景或镜头中用何种情绪、眼神、表情、语气来表演,大部分导演会提出明确的表演要求或为演员讲述角色的真实状态,而部分演员出身的导演如姜文会不给演员太多条条框框任其自由发挥,极少数特别擅长指导演员表演的导演如李安会直接做出示范建议。

    排练对《时间囚徒》剧组来说来非常重要,因为剧组的资金有限,而电影的胶片非常贵,一卷1800,只能拍4分钟,因此必须得节约。张然可不敢像王家卫那样,一个镜头拍5,60遍,然后从其中选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有钱任性的人才敢这么玩,张然玩不起。

    胡君和张婧初认真进行着排练,十分专注:“你看到那盏路灯了吗?”

    “看到了,怎么了?”

    “它一直在哪儿吗?”

    “当然,它一直在哪儿!

    “停一下!”张然叫住了两人的表演,笑着道,“军哥你台词太棒了,不愧是演了十年话剧的演员,节奏、轻重、停顿都是完美无瑕,有空给我们班学生上节课,怎么样?”

    胡君赶紧摆手:“别别,你让我演戏没问题,让我讲课还是算了。我哪儿会讲啊,上了讲台估计嘴都张不开。”

    “太谦虚了!”张然笑了笑,看着张婧初说道,“婧初,你句台词重音没对。曹林问你看到路灯一直在哪儿吗,你说,当然,它一直在那儿!重音应该在‘一直’上,而不是‘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