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死后才埋

    第1341章 死后才埋 (第2/3页)

段情节就会让部分不了解真实历史的人以为华夏当初的钢铁冶炼、锻造技术不如匈奴,误导!

    那这会张楠让人收起来的那柄乌兹钢径路刀怎么算?

    靠人力、畜力打仗的时代,一两件高精尖装备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最多也就是某个猛士有一件神兵利器,同人独斗的时候能将对手的兵器砍出缺口。

    多砍几次要是运气好,甚至还能砍断对手的长刀,那得运气爆棚连续砍中同一缺口才行,神兵利器的作用也就仅此而已。

    至于乌兹钢本身而言在那个时代是顶级货色,但生产困难、产量太小,更不用说它自身都有品质好坏之分,简陋的冶炼方式偶然性太大——这趟张楠获得的乌兹钢刀显然是其中的顶级货色,但它当初不可能大规模装备任何一支军队!

    别说公元前后,就算1100多年后的十字军东征时期,萨拉丁的手下中也只有最精锐的部队和那些个身家不菲的军官们才配得上大马士革钢制弯刀。

    张楠还算比较了解历史,真想对那些拍影视剧的说一声:手下留情,别乱改历史!

    ……

    考古清理过程在结合了张楠的土夫子办法之后,速度被大大加快:都官盗了,也不在乎过程是不是彻底正规,搞明白、弄清楚就成。

    钢材老板和根锈蚀的大铁条子较上劲,其他伙计和那些俄罗斯大兵可没闲着,过去这差不多两小时的功夫,一座陪葬墓就被清理干净,陈江华负责的那座也已经清理了差不多一小半。

    陪葬墓里边的有机物早就烂精光,可能是这座墓葬渗水性太好,别说什么皮革、人骨头,连2000年前的墓主人本身干脆就只留下了几颗牙齿残留!

    牙釉质不容易腐朽,这还是托了这边土壤酸性不大同冬季严寒时间够长的福,不然什么都不会剩下。

    残留的牙齿看着个头不小,张楠拿着标本袋都还有心情开玩笑:“按这大小,墓主身高估计在一米八五以上。”

    关兴权不解,“身高和牙齿大小有联系?”

    “没有,我瞎猜的。”

    张楠说得一点不脸红,“不过如果再多几颗、牙齿再完整些,都可能推测出墓主大概的死亡年纪,但不是很准确,这和饮食习惯还有关系…”

    都是废话,牙都只剩下四五颗并不怎么完整的,根据其磨损程度研究墓主年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